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历史 > 为妃三十年 > 第29节
  张得通道:“皇上今儿晚上要来陪娘娘用晚膳,让奴才过来说一声,请娘娘先备着。”
  皇后应了句“知道了。”
  今儿初十五嘛,每月这一日皇帝都会来,和皇后沉默地坐一晚,再躺一夜。例行公事一般。于是皇后面上没露什么意思。只吩咐道:“孙淼,跟厨子说,添一锅子金丝菊炖野鸡锅子。
  张得通添道:“娘娘不用急,万岁爷怕要过了酉时才过得来。”
  这话皇后到在意了,抬头道:“向来十五都散得早,怎会这么晚。”
  “皇上病中累了好些折子没瞧。说今儿要瞧完了才过来。”
  皇后“哦”了一声,“本宫晓得了,你去吧。”
  ***
  南书房值房这边,此时却并不平静。
  恭亲王,襄郡王,程英,王授文并内大臣马尔佳坐在值房内,恭亲王数着手腕上的翡翠佛珠,时不时地掏出鼻烟壶吸一口。老十二看着马尔佳在自己眼前走过,走过去,忍不住开口道:“马大人,您也坐会儿,横竖一会儿会议旨意出来。”
  马尔佳是个炮仗脾气。
  “从前哪有这个规矩?皇帝单独召见乌里台,让我们在这里侯旨。他乌里台什么身份啊。”
  王授文道:“您老不是有寒症,腿不好。在这会儿还能坐会儿。怎么还赶着进去站规矩。”
  “王老,您话不能这么讲……”
  王授王忙向他压手:“好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说着,又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恭亲王,他数佛珠的手明显在抖。
  不多时,王疏月并几个宫女走了进来。
  父女虽相见,但二人都刻意把目光从对方身上回避过去了。
  “王爷,几位大人。皇上给诸位赐茶。”
  众人忙起来跪谢。
  王疏月亲手端茶。
  走到王授文面前的时候,屈膝多行了一个礼,而后垂眸,将茶盏稳稳地平递过来。
  王授文见她今日穿了一海青色是满绣氅衣。发间簪着一只金镶玉的簪子。一见就是大内东西,皇帝赏的。方确晓内务府的消息是真的。
  老十二等王疏月一行人退出去,方冲王授文拱了个手。
  “早就该给王大人道个喜。”
  王授文忙起来回礼:“不敢,都是皇上大恩。实在受之有愧啊。”
  正说着,曾少阳又进来道:“皇上传王大人过去。”
  “怎么只传王大人一人。”
  “是,请各位王爷大人宽坐啊。”
  马尔佳哎了一声,把手往茶案上一扫,不小心翻了茶碗。
  滚茶险些烫了一旁恭亲王。但恭亲王只是侧过身去坐着,连吭都没有吭一声。手上的珠串却约数越快。
  王授文跟着曾少阳走进南书房。皇帝正双手交握在一起撑在书案上,低头在想什么。乌里台站在皇帝对面。王授文往书架后扫了一眼,王疏月并不在里面伺候,看样子是被刻意打发出去了。
  王授文正想着,皇帝却松开了手,人往倚背上一靠,“乌里台,朕想不明白啊。朕给你的旨意有那四个字——议罪论死。朕让你把他当囚犯,既是个囚犯,富察氏为何还能见到他。甚至还能替他在丰台和京城之间传递书信。”
  “是,奴才有罪。奴才想着,他毕竟是皇子……”
  皇帝冷道:“皇子?贼心不死。”
  说完,抬头见向王授文王授文已经进来。
  “你来的正好。”
  他一面说,一面抄起御案上一张纸给他。
  “朕亲自拟了份旨,你看看。”
  “是。”
  王授文接过那张纸扫了一遍,看到最后指关节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皇上是要给十一爷上拶刑。”
  皇帝端详着案上那方端砚,半晌才抬眼应他。
  “狠了点?”
  “不,臣不敢这样想,皇上是保十一爷。”
  皇帝真的很满意王授文这一点,再不好听的话到他嘴里都能变一个味道。
  “嗯。”
  皇帝指着他手上的那张纸:“你把这片子拿出去,给恭亲王和马尔佳传话,说朕听一听他们的意思。”
  第29章 声声慢(一)
  王疏月在月华门上看见了恭亲王。
  将过酉时,站班的太监正换岗,月华门前人影子凌乱,但除了鞋底与青石板摩擦的声音外,再无别的声音,天光暗得只剩下最后一丝了,仅将将能照出恭亲王的轮廓来。他一路走得十分很蹒跚,夜里虽下了热,但暑气在潮湿地上的仍然腾得厉害,他却还让太监给他罩了一件夹绒的披风。
  寿康宫的人已经在月华门焦急地侯了他好久了。
  恭亲王却没有要与这些人说话的意思。他命跟来的太监挡了寿康宫的人,径直出宫去了。
  王疏月望着恭亲王的背影,手心有些发凉。
  一回头,又见皇帝的仪仗出月华门,她忙跟站班的太监一道退到一旁行礼。
  皇帝走到王疏月身旁时,停了一步,低头端了会儿她头上簪着那只金镶玉的芙蓉花簪子。
  “好看。张得通啊,朕挑东西还是有眼光的。”
  张得通从来没接过皇帝这样的话。
  以前这位爷哪在女人装扮的事情上上过一点心,这会儿许是因为处置完了政事,人神清气爽,竟王婆卖瓜似的跟他自夸起自己的眼光。
  张得通不由地拿眼睛去探皇帝,生怕这位爷话后面还有什么别的意思。毕竟皇帝赏人簪子,内务府的人至少摆了二十几样不同式样,不同材质的簪子到御案上。用红木托盘盛着,金玉珠宝交相辉映,看得人眼睛发花。
  张得通举灯陪着皇帝捡了这个看看,又拨拨那一柄的流苏,整整挑了个把时辰,最后挑了他眼前这个看起来最持重老沉的样式。
  白玉柄,簪头处镶着一朵金雕的芙蓉花。
  其实内务府头一回伺候皇上亲自挑簪子,尽心得要命,知道不能多了,又不能少了,多了怕皇帝挑花眼,少了,又生怕其中没有和皇帝心意。因此绞尽脑汁地选出了那么二十几枝,有些是点翠地手法,有些是掐丝珐琅,有些攒的是花,有些雕的是鸟喙,当真涵盖了大部分工艺和样式。明明随意挑一枝都好看,皇帝的眼光,偏偏挑了其中最没意思的一枝。说实话,那一只倒是很配皇后的气质,张得通原以为是皇帝想通了,要与皇后之间修和休和关系,谁知道,第二日却看到了这簪子落到了王疏月的头上。
  真的……并没有多好看。
  王疏月本就瘦,人又年轻,那细白的皮肤本就如同玉一般,压根压不住这跟簪子的沉老的气质。
  皇帝说自己挑东西有眼光。
  怎么答呢?张得通想起之前腹诽主子的话,这会儿竟然不敢随便开口了。
  “是,主子眼光好,奴才很喜欢。”
  王疏月答了他的话。
  皇帝听了很是满意。对嘛,他看得入眼的东西怎么能不好看,玉白,她也白,这就很衬她嘛,金呢,贵重,表得是他给她尊贵的意思。芙蓉花……见得太多有点俗了,但这些不重要,最舒心的是,王疏月这个死倔的姑娘,她说她喜欢。
  “朕要去长春宫。”
  皇帝说得轻快,说完以后又觉得这句话很多余,何必这么白眉赤眼地给她报备自己去向。
  好在她这会儿到是十分柔顺。低垂着头,声音也温柔。
  “起先下了场小雨,主子慢先些行。”
  皇帝往前面一看,果见宫道上湿漉漉的。黯淡的天光全部收到天幕里去了。风一起来,有些潮湿的冷。
  到不该让她这么跪着。
  皇帝想去扶他,周围的人却都把眼睛落在这一处。他又没这么对姑娘家好过,一下子做不出来,便咳了一声,示意何庆去把她扶起来。
  “朕在值房赐了桌御膳。你们父女坐坐,下锁前,朕准你送你父亲到神武门。”
  王疏月望着满面春风的皇帝。想起恭亲王的模样,猜到贺临一生的局,在这一日的黄昏,彻底走死了。眼底不免泛起一丝哀色。
  皇帝不知那是哀色,只当她是被自己的恩典感动了。他喜欢听她说软话,便故意文了一句:“怎么了。”
  无论他给多大的恩典,王疏月也不可能轻狂到直说心中所想。
  贺临断送,裕太妃的余生也就跟着断送了。
  她心里的确难受。但这是皇帝的禁忌,她曾经去触碰过,也亲眼见过他的威怒,这个时候自己若敢提一句,不仅于那两母子无益,自身也难保。
  想着,她仰面笑笑,拿话将情绪糊弄了过去。
  “没怎么,一起风,眼睛就涩了。奴才进去了。”
  说完,她借话正要走。
  “回来。”
  皇帝唤她,王疏月惊了惊,难道看出什么端倪了。
  虽这么想,但也无法,只得停下步子又退回来。
  皇帝偏头看着她发髻,一本正经地说了四个字:
  “簪子歪了。”
  说完,掸了掸袖口,心情大好地跨出去了。
  何庆看着愣在门前的王疏月,小声对张得通道:“咱们主子也是,明明是万年难得一次对人家姑娘好,光跟人家姑娘说簪子歪了,扶一把该多好……”
  张得通揉着太阳穴。
  他将才亲耳听着皇帝传旨要把丰台那个人十个指关节都拶断,让他一辈子不得与京城有书信往来。而且让王授文拿着片子出去听恭亲王的意思,逼着恭亲王和从前看重贺临的议政大臣表态弃绝贺临。
  如今想他的手来要为王疏月扶簪,那场景怎么想怎么觉得瘆人。他伺候皇帝这么多年,没有见过皇帝对哪个女人好过。如今,皇帝对王疏月的柔意,却在对贺临的狠绝衬托之下,颇令人不寒而栗。
  王疏月一直等皇帝的仪仗走远了,这才抬起手来,扶了扶头上的那根簪子。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