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历史 > 行不得也哥哥 > 第60节
  皇后这番受了苦,体力不济,这孩子到快日暮才降生。阿松伫立在廊下,看着屋檐上雨滴哒哒坠落,听见室内一声声啼哭,好奇想要去看看,心头却一阵难受,总算下定了决心,一跺脚冲出院子,却和来人撞个正着。
  那人只看了她一眼,顾不上恼怒,匆匆往室内去了。
  阿松目光追随着他的背影,喉头一阵阻滞。来人竟然是周珣之,安国公微服出现在这农家已经是奇事,身边却连名侍卫也没有,只有两个其貌不扬的妇人跟着。
  皇后的口信竟然是传给周珣之的。
  阿松满心疑惑,要离开的步伐却怎么也迈不动了,轻手轻脚到了门口,耳畔婴儿的啼哭一声接一声,周珣之和皇后的低语却半点也听不清了。
  哭声这么响亮,是皇子吗?阿松心有不甘地想。
  众人都被屏退,周珣之看着皇后臂弯里的婴儿。红通通的脸颊被被褥遮掩了大半,他轻轻掀开一角,仔细观察了婴儿的眉眼,叹了一声,苦笑道:“小公主长得很像皇后啊。”
  皇后疲倦的目光在婴儿脸上久久地停留,嘴角动了动,想笑,却笑不出来。
  周珣之道:“这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皇后微微点了点头。周珣之见她心灰意冷,也不再多说,看了一眼那随行的仆妇,仆妇掀开提篮的罩布,从里头抱出一个正沉酣睡着的男婴,递给皇后和周珣之看,“殿下您仔细看,长得还有点像呢。”
  “要不然,都抱回宫吧,就说是双生儿,太医诊脉也有不准的时候。”周珣之有些不忍。
  皇后含泪摇摇头,“即便是回了宫,做了公主,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下一个智容?倒不如让她平平安安地在渤海长大。”
  “也是。”周珣之听出皇后言外之意,也不再劝,令那两名仆妇将小公主抱走。
  “别急,”皇后慌忙制止,“让我再多看两眼,”她拭着泪,勉强坐起身来,抱怨道:“我哪知道父亲这么快就来了。”
  “早就预备好了,就在行宫附近的农家住着,”周珣之脸色有些沉,“我怕走漏消息,没带人手,晌午听说有刺客闯入翠云峰,险些害了殿下性命,真是罪该万死。”
  这话引起了皇后的心事。将小公主搂在臂弯里轻轻摇晃着,皇后温柔的侧脸对着天真无邪的婴儿微笑,“全仰仗了薛夫人……”停了片刻,她说:“她知道得太多了。”
  周珣之有些诧异,这才意识到外头撞见的狼狈女子是薛纨的夫人。
  “还有件事,”婴儿被母亲温柔的呢喃安抚下来,睁开了漆黑的眼睛,皇后凝视了她一会,才想起正事,“我之前就想,父亲身边大概有人作祟,原来是檀道一,那多须蜜大概是他有意放回柔然的,这个人还是要多提防才行。”
  周珣之咬牙冷笑,“养虎为患,是我大意了。”想起朝事,他心头焦躁,起身道:“既然有刺客,此地还是不宜久留,只怕天黑前陛下也要赶来了。”
  皇后拭去眼角一滴泪,把孩子抱了起来,“父亲稍等,这孩子生下来,还没吃我一口奶呢……”见皇后解衣,周珣之走了出去,合上门后转身,正和阿松视线相对。
  凝滞了片刻,阿松道:“国公怎么亲自来了邙山?”
  周珣之道:“在下是要回渤海,途经邙山,”因阿松救了皇后的缘故,他眼里也流露出温和之意,甚而和阿松开了句玩笑,“皇后尊贵,却是我的亲生女儿,女儿有难,就算要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赤膊上阵,那也得硬着头皮来呀。”
  阿松对周珣之展露一个微笑。不知道皇后在室内和周珣之说了什么,她警惕起来,说道:“我要先回行宫去了。”
  “夫人借一步说话?”周珣之对阿松抬了抬手,表情很慎重,“方才和殿下提到了夫人的救命之恩……在下还没来得及感谢夫人。”
  阿松稍一迟疑,见周珣之领头走出农户,不觉也跟了上去,夜幕初降,两人到了篱笆后,不等周珣之开口,阿松忽道:“国公,我叫阿松。”
  “阿松。”周珣之从善如流,借着农家院的昏暗烛光打量阿松,“洛阳但凡有风吹草动,都会传进柔然人耳中,陛下只疑心朝中有细作,却忘了天天在宫里走动的夫人,”周珣之发出一声呵笑,“你是借着祭拜元脩的由头,和那些柔然人勾结,只等皇后被逼出宫,就要下手刺杀吗?”
  阿松心里一沉,见周珣之满脸的笃定,她也不辩解,只冷笑道:“怪道皇后一路假惺惺,又说要赏我,怎么,怕帮手还没来,我先掐死了她?”
  “我先掐死你!”周珣之面色骤冷,扑过来两手死死钳住阿松的脖子。阿松背皇后求救,到现在手脚还酸软,被周珣之捂住口鼻摁倒在地上,半点反抗之力也没有。快要窒息的痛苦中,见摇晃的烛光中,周珣之秀丽如女人的眼里,有两道冰冷的凶光闪烁,阿松喉咙里格格作响,一口咬在周珣之手腕上。
  这一口咬得周珣之鲜血直流,阿松用尽浑身力气,将周珣之掀翻,往他脖子上掐去。她虽然是女人,力气却不比养尊处优的周珣之弱,拼起命来像只嗜血的母兽,将周珣之从头到脸连撕带咬。
  “救命……”周珣之顾不得掩人耳目,惊恐地叫起来,急于挣开阿松,他嘴里胡乱骂道:“畜生,畜生!”
  “呸!”阿松甩了周珣之一个巴掌, “畜生不如!”刚要狠狠啐他一口,见随周珣之来的两名仆妇探头探脑地走了出来,沉睡的婴儿忽然在提篮中嚎哭起来,两人吓了一跳,忙快步往夜色里奔去。
  阿松一个愣怔,周珣之忙挣脱开,跌跌撞撞往后退。怕周珣之还有帮手,阿松飞快地逃走了。
  夜幕彻底降临了,阿松躲在深草中,不见追兵赶来,她悄然松口气,这才想起那声熟悉的婴儿啼哭。
  阿松醒悟了,皇后生了个女孩,然后丢掉了。在夜色里茫然站了会,她慌里慌张往山下追去。
  到了山下,道边有零星路人,阿松见人便要抓住问:“有没有见两个妇人,用篮子拎着孩子走了?”
  路人闻言纷纷摇头,见阿松失魂落魄的,忍不住要同情地问:“是你家孩子?”
  “不是,我没有孩子……”阿松茫然摇头,在外头彷徨了许久,待到更深露重,不意来到了吴王陵旁的祭享殿。温暖辉煌的光洒在殿前——吴王陵平日里没有这样热闹的。阿松走了进去,见愗华正闭眼跪在吴王灵位前。
  她嘴唇微微翕动,眉眼柔和平静如菩萨。
  阿松浑浑噩噩的,“愗华,”一张口,才意识到自己喉头火烧般的疼痛,她声音低了些,“你怎么来了?”
  “阿松?”愗华回首,惊喜地看着阿松。大概沉浸在自己心事里,她没有对阿松多加打量,只赧然垂首,微笑道:“你都忘啦,我过几日要成婚了,因此特地来父亲灵前告祭他。”
  “愗华……”阿松浑身无力,走到愗华面前,突如其来的,伏在她怀里大哭起来。她哭得那样伤心,浑身上下有那样狼狈,愗华不解其意,忍不住要追问,阿松却只顾摇头,“我想我娘了。”被安顿下来后,她呆坐了一阵,垂泪道。
  第81章 、相迎不道远(十七)
  那夜愗华收留了阿松。她们像姐妹那样睡在同张榻上, 彻夜窃窃私语。曾经愗华是沉默寡言的那个,临到成婚前,她格外地忐忑、激动到喋喋不休。
  “阿松, ”愗华转过身来, 朦胧烛光透过纱帐打在她微红的脸颊上,“你知道吗,以前我也会偷偷想, 要是能嫁给檀家阿兄,我就心满意足了……”
  阿松不意外, 是愗华的坦白让她一怔,“殿下……”
  “是我胡思乱想, ”愗华脸上一热, 忙澄清了,“陛下命我嫁进樊家, 檀郎也有谢家的娘子,我知道那都是妄想, 当不得真的。”她早就认了命, 回忆起旧事来,仍有些惘然, “你还记得当初在栖云寺,有个侍卫想要轻薄我, 后来他失踪了。我猜, 会不会是檀阿兄处置了那个人?”
  阿松嘴角翘一翘,“殿下怎么知道是他?”
  “不是他还能是谁呢?”愗华微笑着回忆往事,“自从父亲被俘,我们被押来洛阳,就只有他还会叫我一声殿下, 对我仍旧像建康时那样温柔有礼。”
  阿松说:“有人对你的好流于表,有人对你的好却藏在心里……”
  愗华却误解了她的意思。揽过阿松的肩头,愗华眷恋地依偎着她,“我知道你也对我好。檀阿兄携谢娘子去了雍州,我真替他高兴。只愿我去了樊家后,你能好好的。”
  阿松茫然摇头。夜深人静时,周珣之那双凶光毕露的眼睛骤然在脑海里闪现,她禁不住打个轻微的寒战,“我得罪了皇后和安国公,他们不会放过我的。”
  愗华只当是为在皇帝面前争宠。见阿松面色微变,她一时也想不明白,只能安抚阿松,“你别怕,听说安国公最近触怒了陛下。樊郎说,他和江南降臣们结党,辛仪曹因为替皇后解噩,得了安国公青眼,一路官运亨通,不知召来多少人眼红……”朝中有变动,愗华在寿阳公府也略有耳闻,
  “辛仪曹?”阿松心里一动,“这老和尚记性好的很呢。”
  愗华爱屋及乌,“他做过檀阿兄的师父,德行当然不差的。”
  阿松暗自嗤笑。周珣之何曾是看中老玄素会念经诵佛?当初他仗着得道高僧的身份,在建康高门大户间随意出入,不知窥得多少南朝秘辛?
  樊登和周珣之不和,愗华也受了影响,“樊郎还说……”
  “樊郎?”阿松奇道,“哪个樊郎?”
  “呀。”愗华自觉失言,惊呼一声,将滚烫的脸藏进锦被里。到底不放心,她隔被推了推阿松,咕哝道:“你送信给薛将军,请他接你去云中吧。”
  阿松转过身,望着纱帐上莹莹的光点,半晌,才轻轻嗯一声。
  到凌晨时,殿外人声嘈杂,婢女匆匆掀起帐,将愗华两个摇醒。愗华睡意昏昏,问道:“怎么?”
  婢女道:“陛下驾临了。”
  愗华惊得梦都散了,“来了邙山?”
  “在闾夫人陵停了停,往翠云峰行宫去了。听皇后生下了皇子,陛下很高兴,亲自来探视皇后和皇子。”
  愗华强睁眼睛,望向外头熹微的天光,“那些人在吵什么?”
  婢女附耳低语道:“听说皇后生产时遇到了刺客,禁卫们正在满山搜捕,还特意去搜了闾夫人墓……听说刺客是守墓的柔然人。”
  阿松拥被坐着,婢女的话音在耳际嗡嗡回响。很快清醒过来,她问:“搜到了吗?”
  婢女摇头:“邙山这几天要不清净了,”想到附近有刺客藏匿,她有些怕,“娘子,咱们还是早些回洛阳吧。”
  愗华点头,“皇后生了皇子,于礼我该去道贺的。”强忍睡意,起身理妆换衣毕,扭头一看,阿松在帐子里纹丝不动——想到阿松与皇后的嫌隙,便也知趣地闭了嘴,独自携婢女往翠云峰行宫去了。
  愗华离开,阿松发了半晌怔,怀着满腹心事昏昏睡去。这一觉醒来,见帐子上金光灿灿,她披衣下榻,见夏日的余晖划过窗棂,挥洒在室内,殿前风静云至,奇异得静谧。
  裙裾悄然擦过玉阶,阿松在廊下坐了会,不见有奴婢经过,她微讶,高声道:“来人。”
  “夫人。”有家奴闻声而来,对她拜了拜。一张熟悉的脸上笑容可掬,是王牢。
  “王牢?”随愗华来了邙山,看来这王牢颇得愗华信赖,阿松只觉得他的笑有些过于精明了,不禁皱眉,“娘子还没回来?”
  “还没有,这一带官员士绅都赶去翠云峰了,兴许要等一等才能觐见,”王牢对阿松仍旧很周到,一面回话,打量着阿松的脸色,“晌午吴王陵又来了几批拿刀剑的人,说是奉安国公之名搜捕刺客,奴怕吵着夫人,把他们和闲杂人等都敷衍走了。夫人睡得还好?”
  “安国公?”阿松一哂,“他不回渤海了?”
  王牢笑道:“皇后产下龙子,陛下赏周家还来不及,怎么会让安国公回渤海?”他似乎还很欣羡地咂咂嘴,“这下,周家更是任谁也撼不动啦。”
  阿松冷笑,“你这么精明,怎么没能随檀道一去雍州?”
  王牢也不知道自己哪句话又得罪了她,尴尬地一笑,听见外头人声,他松口气,“娘子回来了。”便转身出去迎接。
  皇后产后虚弱,愗华在行宫等候了半天也没能觐见,只得了皇帝几句嘉奖和皇后的赏赐。她疲倦极了,也没细看赏赐的什么,才踏进房门,便打个哈欠,说道:“阿松,我们明天再回洛阳吧,我困极了。”掀起眼皮一看,却见阿松头发结成辫子,身穿青布裤褶,愗华奇道:“阿松,你这是要去哪?”
  “我不跟你回洛阳了。”阿松道:“殿下,你能借我一匹马吗?”
  愗华吃了一惊,“阿松,你要去云中吗?”
  云中?薛纨自离开后,没有只言片语,阿松连云中在哪都不知道。也许在去漠北的途中吧?阿松勉强一笑,“殿下,你要照顾好自己。”
  愗华手慌脚乱,忙起身拉住阿松的手——华浓夫人美貌无双,指间却藏着薄薄的茧。愗华心想:这是当初在栖云寺时磨粗的手,她身上和发间依稀还有木樨香气萦绕不散。愗华眼泪倏然流落,“我不舍得你。檀阿兄去了雍州,你又要去云中……”
  阿松真心诚意地劝她,“别惦记着檀阿兄了,樊家不会薄待你的。”
  “我知道。”愗华含泪点头,“你还没看我成婚呢,”她满心不舍,将自行宫拿回的礼盒打开,“你看,这是皇后赏的……”
  话音顿止。那礼盒里盛的赫然是一袭织金绣银、华丽无比的吉服。愗华浑身一震,命两名婢女将吉服展开,上头精致的刺绣将燃起的红烛都映得黯然失色。“这是,”愗华简直要为皇后的盛情和细心而惊叹,“这是依我们以前建康宫里的式样裁的。”若不是建康城破,她此刻正该穿这样的吉服成婚。
  “这吉服要绣好几个月呢,想必殿下已经预备许久了,”婢女们也诚惶诚恐,“娘子在行宫时听见了吗?来送礼的女官说,殿下家里没有姊妹,很喜欢娘子呢。难道殿下要请旨封娘子为公主?”
  愗华斥了婢女一声,也欢喜的脸颊发红,扭身拉住阿松道:“皇后宽宏大量,我去替你求情,求她不要逼你去云中。”
  阿松不置可否,“你试试吉服合不合身。”
  愗华睡意全消,被几名婢女服侍着套上吉服,一时引来许多人围观,昔日沉寂的寿阳公府因这难得的喜事,人人脸上都挂上了欣慰的笑容。欢声笑语中,阿松悄然走出室外,正见王牢在门口引颈张望。
  她只当王牢也是来看热闹,哪知王牢一见阿松离开,便跟了上来。
  唯有一侧的享殿在夜色里寂静无声,阿松在殿外徜徉,一回首,正对元脩的灵位——他在死前那一刻,对她是恨之入骨的吧?
  “夫人?”王牢探头探脑。
  阿松转脸看他,很警惕,“你鬼鬼祟祟跟了我一天,想做什么?”
  王牢自廊后走了出来,他也不避讳,“听说夫人今夜要离开邙山,奴已经命人去备马了。”他脸上没有了谄媚的笑,还带着几分关切。
  白天王牢替她挡去几波搜查,想必也是有意为之。王牢对她,向来格外小心翼翼——阿松不知道是他别有用心,还是当初檀道一有嘱咐,但这久违的关怀还是让她心里微微一暖,“多谢你。”
  王牢倒也不居功,两人沉默地等了片刻,夜色渐浓,凉风侵体,背后仿佛有元脩一双含恨的双眼盯着,阿松不禁抱住了双臂,忽觉肩头被人轻轻一碰,是王牢,“夫人一天没用饭了,奴叫人备了一碗热羹,夫人吃了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