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游戏竞技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54节
  “头领,是匈奴骑兵!”
  “不得惊慌。”
  王凤扮作流民,没有携带兵器。
  在来到绿林村势力范围与上游匈奴势力范围的接壤处,一队凶神恶煞的匈奴骑兵出现,明晃晃的马刀折射刺眼的阳光,一人双马,来去如风!
  王凤一行不到十人,被匈奴骑兵包围,成为这支匈奴骑兵的俘虏。
  匈奴骑兵赶着王凤这队流民返回王廷。
  在河流边,有匈奴人的诸多帐篷,一座高大的帐篷居于中间。
  匈奴人将上游河谷变成了自己的牧场,所有活捉的流民成为匈奴人的奴隶,为他们放牧、冶铁、种田。
  由于这一支穿越过来的匈奴人数量不算太多,所以不得不从流民之中挑选出武力较高者,作为仆从军。
  王凤武力不低,被一个匈奴千夫长挑选出来,划入仆从军。
  “农田数量不足……这群匈奴人奴役各族,却不重视屯田,而是将大部分土地用来放牧,等到寒冬,他们一定会缺乏粮草……”
  王凤看出了匈奴人的困境。
  匈奴人要是没了粮食,那么只有一条途径——抢。
  第六十六章 匈奴与汉将
  “王凤已经混入匈奴人的领地,这是他送来的情报。”
  陈宫将王凤送回来的消息呈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实际上,斥候比粮草更先一步。
  匈奴人霸占了上游河谷,但因为人数不多,所以必须使用仆从军,王凤只要稍微展示一下力气,就可以被编入匈奴人的仆从军。
  王凤在匈奴人的地盘待了五日,送回情报。
  “匈奴首领自称是伊稚斜单于。军师可知道这是何人?”
  “此人乃是汉武帝时期的匈奴单于,与汉武帝争夺西域、河套,多次被卫青大将军击败。”
  陈宫对前朝的历史了如指掌。
  “汉武帝的对手?”
  张华不好推断这个匈奴单于的实力。
  伊稚斜单于的对手是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大人物,未必是伊稚斜单于的能力太弱,也有可能是那个时期的汉朝国力空前,又诞生了卫青、霍去病这般天赋秉异的帝国双璧,对比之下,这才显得伊稚斜单于不堪一击。
  “根据王凤提供的情报,匈奴大约有1500人,全民皆兵,但凡是14岁以上者,无论男女,弓马娴熟。换而言之,除去无法上马者,匈奴可出兵1000骑。”
  “另外,匈奴人奴役了一万多人口,有仆从军千余人。”
  王凤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五天时间,就弄清楚了匈奴的兵力部署,还将匈奴人的营地部署画成简单的示意图,派人送回夏村。
  “匈奴有致命的缺点——他们擅长放牧,但不擅长种田。以王凤的描述,匈奴人轻视农耕,让奴隶为其锻造铁器,将整个山谷变成牧场,仅仅只有少量耕地。因此,以匈奴的存粮,绝对过不了这个寒冬。在下斗胆断言,匈奴必定在秋冬之交向下游劫掠。”
  陈宫察觉到了王凤传回来的情报蕴含的重要信息。
  游牧文明对农耕过于轻视,哪怕到了中原,想到的第一件事还是放牧。
  这就像是汉人每到一地,想的第一件事是种田一样。
  游牧文明比小农经济的农耕文明更加脆弱,一旦遇到寒冬,大量牛羊被冻死,没了粮食,游牧部落就只能劫掠农耕文明的粮食。
  辽初,契丹军队在汉地以牧马为名,掳掠民间粮草财物,称为打草谷。
  匈奴人也是差不多。
  因此,历朝历代,游牧文明都是农耕文明的大敌。
  目前张华也遇到了这种情况。
  匈奴人粮食不够,就要来抢,夏村与匈奴的关系不可调和。
  夏村好不容易有点余粮,不可能用来与匈奴人进行贸易。
  那么,张华与匈奴伊稚斜单于的战争,不可避免。
  张华无奈,他只想好好种田,但周围的势力都不是什么善类。
  石敬瑭狼子野心,想要吞并夏村。
  伊稚斜单于不会种田,干脆过来抢粮。
  这些枭雄都不给自己时间慢慢种田啊。
  为了可以好好种田,张华只能请他们去死了。
  “刘知远回到石村,与杜重威争权,石敬瑭刚刚折损七百士卒,无力再战。调桓诞代替廖化镇守南部木寨,廖化继续镇守绿林村,防备匈奴人顺流而下。”
  “再招募一批骑兵,以骑制骑。”
  张华知道匈奴人来去如风,一般步兵还真拿他们无可奈何。
  汉高祖刘邦几十万大军,被冒顿单于围困在白登山。
  因此,后面的皇帝痛定思痛,大力发展马政,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军也可以凑出十万以上的军马了。
  “匈奴治下民心不高,告知王凤,让他尝试拉拢一批平民,在紧要关头里应外合。”
  张华进行下一步的部署。
  此时,内政大臣陈乔来报准备过冬的诸多事宜。
  耕战时代,物资匮乏,寒冬无疑是最难熬的时候。
  可以说,要是错过了秋收,又抢不到粮食,那么这个势力就要因此灭亡。
  许褚的坞堡种植的粮食被皇太极抢走,如果许褚没有投靠张华,也会自生自灭。
  粮食这一关,就足以淘汰没有好好种田的势力了。
  张华有了余粮以后,要考虑的事情更多,那就是保证领地里的人口、牛羊、战马不会在冬天冻死。
  过冬是一个大工程,可分为衣食住行。
  衣,初级纺织作坊的女工已经可以用蚕丝、棉花、麻、毛皮等原材料,生产过冬的衣物和被褥。
  食,腌制鱼肉、风干牛肉,增加肉食的保质期,以免过冬时大雪封山,山林缺少猎物。肉干还可以作为军队的干粮。
  住,利用火塘、火炕等方式抗寒,可用薪柴、煤炭作为能源。当然,目前夏村使用的能源还是以木柴为主。
  木炭、煤炭,还可用于冶炼金银铜铁。
  行,村民基本被固定在一座村庄进行农耕,因此不怎么考虑他们在寒冬的出行问题。张华要考虑的是兵马行军,以及驿站传信。
  张华在各座村庄修建了一座驿站,用来对各村下达行政命令或者调度兵马、征发徭役。
  寒冬时节,风雪肯定会对行军、传信产生影响。
  所幸的是,张华的领地还不大,风雪的影响有限。
  保证牲畜、作物过冬,同样需要采取措施,千头万绪。
  在张华一边募兵防备匈奴,一边准备过冬物资时,混入匈奴势力的王凤在为匈奴人放牧。
  匈奴人的仆从军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不仅食不果腹,而且还要为匈奴人做事。
  “那个人是谁?为何匈奴单于要派十余骑看押他,还要其日夜劳作?”
  王凤在匈奴人的领地发现了一件怪事:一个汉人奴隶受到匈奴人严密监视,但匈奴人又故意让其劳作,吃不饱,穿不暖,进行折磨。
  王凤找到几个月前被匈奴人活捉的其他汉人,向他们打听此人的情况。
  一个脸上满是皱褶的老汉说道:“我曾与之交谈,此人好像名为赵破奴,与匈奴单于结仇,也许是这个原因,匈奴单于有意折磨。”
  “赵破奴……”
  王凤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掀起惊涛骇浪。
  赵破奴乃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军司马,与霍去病封狼居胥,杀了不少匈奴人,怪不得匈奴单于活捉赵破奴以后,故意折磨。
  第六十七章 皇太极与鳌拜
  “若要寻找煤炭,可有三种方法:视石、视土、视草木。”
  徐霞客在北部山地寻不到煤山,于是来到南部山地寻找。
  徐霞客还带着几个弟子,传授他们心得,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等级。
  “先生,何为视石、视土、视草木?”
  “其一,视石,即观山石种类。如果是数石,则可能有煤,如果是青石、砂石,那就作罢。”
  “其二,视土,若土面有黑苗,可查是否矿苗。因此找煤,最简便不过的方法,便是观土色,寻黑苗。”
  “其三,视草木,煤炭不生草木之乡,这一点在南方最为明显,山无草木,下有煤炭。”
  徐霞客简单说明寻找煤炭的几种简单方法,令弟子们记在心中。
  徐霞客已经先后发现六级铁矿、四级铜矿,对夏村生产兵器、铸造钱币有莫大的帮助。
  为了增加冶炼和取暖的资源,张华又让徐霞客在附近的山地寻找煤山。
  徐霞客为此,已经在山林转悠了十余日。
  “先生,那里好像有黑苗!”
  徐霞客的一个弟子突然兴奋地大叫起来。
  徐霞客立即带着其余弟子前去探查,果然发现了矿苗。
  “叮!您的领地内发现五级煤矿。”
  正在村内主持内政的张华收到提示,夏村的资源点,多了一座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