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游戏竞技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279节
  在守势时,杨延昭尽可能节省体力,寻找机会,击败父亲。
  “好小子,看来你来到这个世界,进步不小!”
  杨业察觉了杨延昭的意图。
  杨延昭自知刚猛不如父亲,于是采取了更加巧妙的打法。
  然而,杨业号称金刀无敌,努力接近人刀合一的境界,木长刀在杨业手中,竟然爆发出刀气,凌厉而暴躁的刀气斩向杨延昭!
  “!!!”
  杨延昭大惊,木枪快速转动,速度极快,灵活似蛇,不断寻找借力破力的弱点,试图出奇制胜。
  长枪攻击杨业刀气的破绽,重重枪影湮灭刀气,化解了这一次危机。
  否则,哪怕杨业使用的是木长刀,一旦被杨业的刀气斩中,杨延昭也有可能重伤。
  “糟糕,杨业似乎打出脾气了。”
  张华发现杨业连刀气都用上,这样杨业使用的木长刀与钢刀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心里一惊。
  杨业和杨延昭的父子局,打到激烈的时候,杨业、杨延昭没有保留,战意高昂。
  “杨业力道刚猛,杨延昭力道灵活,但杨延昭坚持不了多久了。”
  许褚难得对他人评头论足。
  许褚是虎痴,也是武痴,看出杨业、杨延昭的风格。
  果不其然,在两人战至上百回合之后,杨延昭枪法巧妙之处,已经无法弥补双方之间力量的差距。
  正值壮年的杨业,力压杨延昭,一力降十会,刀气斩断杨延昭的木枪!
  杨家军内部的父子局,以金刀无敌的杨业取胜而告终。
  你爹终究还是你爹。
  杨业号称金刀无敌,并非浪得虚名,不少枪法都被杨业一把金刀击破。
  也就只有五虎将级别能战胜杨业。
  杨延昭手中握着一把断枪,良久沉默不言,终于说道:“孩儿的武艺,还是无法与爹抗衡。”
  杨业收起刀势,汗流浃背:“你的武艺,在我遇到的众将之中,已经算是一流。但天下间,一山还比一山高,不可骄傲。”
  杨延昭上了宝贵的一课,抱拳对杨业说道:“孩儿必定不负所望。”
  “杨六郎,不愧是宋之名将。今后你在杨家军担任副将,官职暂定为校尉。若是立下战功,可晋升为裨将。”
  张华直接提拔杨六郎为校尉,算是对立功的杨业的庇荫。
  如此一来,张华势力的武将为了自己后代可以获得庇荫,必定奋力作战。
  杨业既然在张华势力效忠,杨延昭早就有心理准备:“多谢主公!”
  杨延昭与杨业比试之后,得到张华重用,没有理由继续留在比武台上,于是纵身一跃,便来到了台下。
  “你这段时间,到了何地?”
  杨业在结束与杨延昭的内战之后,两人在台下,终于可以闲谈。
  此时距离众人穿越到这个世界差不多三年。
  杨业先后在刘崇、张华势力效力,而杨延昭的经历,还是一个谜团。
  杨延昭眼前浮现出这三年自己的经历,犹然历历在目:“孩儿最开始是在云中一带,当地的鲜卑人与突厥人爆发大战,孩儿带着一队汉人,游离于鲜卑人和突厥人之间。大概一年之后,不幸被鲜卑击败,然后被俘虏,为鲜卑人冶铁。”
  “一个月后,孩儿趁着鲜卑人不备,手刃数十人,逃出生天。”
  “再之后,孩儿又召集云中一带的汉人,拉起了数千人的骑兵,继续与鲜卑人和突厥人为敌。”
  “孩儿又被击溃,心灰意冷之下,知道仅仅凭借孩儿一人的力量,无法与巅峰时期的鲜卑、突厥交战,又从一个前去塞外贸易的商人那里得知,爹你在关中,因此孩儿遣散部众,单枪匹马南下,前来投靠。”
  杨延昭向杨业粗略说明自己的经历。
  “如果只是普通的鲜卑骑兵和突厥骑兵,或许你还可以轻松对付,但如果遇到巅峰时期的鲜卑、突厥,那么确实难缠……”
  杨业可以理解杨延昭在云中一带被鲜卑人连续两次击败。
  巅峰时期的鲜卑,可不是什么游牧部落,而是封建化的帝国或者王国,比如拓跋北魏、慕容前燕、宇文北周,这些都是鲜卑人建立的割据政权。
  鲜卑族有不少名将,如拓跋焘、慕容垂、宇文泰,这些都是枭雄,杨延昭如果遇到巅峰时期的鲜卑人,即使战败,也不足为奇。
  杨延昭眼神中燃起战意:“即使如此,孩儿终有一天,会率领铁骑,踏破贺兰山阙,荡平鲜卑!”
  “吾儿好志向!”
  杨业见杨延昭胸有大志,对这个儿子更加赞赏。
  杨业有不少儿子,但杨延昭最像他,也是杨业着重培养的儿子。
  张华听见杨延昭诉自己在加入张华势力之前的经历,心里暗惊。
  看来阴山附近的云中地区,有大量鲜卑人和突厥人聚集。
  鲜卑人曾经是五胡乱华的主力,突厥人威胁到隋唐,这两股草原势力,不容小觑。
  不过张华也没有什么必要在现在担心突厥人和鲜卑人的威胁。
  凉州有众多诸侯,黄土高原有李自成,太原一带有李克用,这些诸侯,实际上在帮张华承受草原部落的压力。
  闯王李自成不能完全集中兵力南下关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李自成担心主城遭到游牧部落袭击。
  “如果突厥人、鲜卑人出现在草原,那么匈奴人、蒙古人也有可能集中在大草原。难道以后还有机会遇到成吉思汗铁木真?金帝完颜阿骨打?”
  张华陷入沉思。
  杨业、杨延昭两员武将离开比武台之后,剩下十四员武将抽签,相互切磋。
  “在下韩世谔,乃是隋朝上柱国韩擒虎之子!”
  一人武将登台,众人微微吃惊。
  张华提前得到名单,倒不是很惊讶。
  第二百三十六章 蜀汉大将军姜维
  “隋朝上柱国韩擒虎之子啊……”
  在场众将,但凡是隋朝之后的武将,无人不识韩擒虎。
  韩擒虎是隋朝统一天下的名将,据说本名韩擒豹,在十三岁时生擒过一头猛虎,于是改名为擒虎。
  张华势力,乞活军中,也有一名十四岁的武将——冉良,天生神力。
  张华对这些天生神力的武将,已经见怪不怪。
  而比武台上的韩世谔,乃是名将韩擒虎之子,多少也遗传到了韩擒虎的勇猛。
  “此子,在韩擒虎死后,曾跟随隋朝柱国杨玄感,在隋炀帝杨广第二次出征高句丽时,发动叛乱,兵败被捕。不过此子在叛军之中,每战先登,攻城拔寨,武力过人。”
  范仲淹熟读史书,对这些古之名将,如数家珍,对韩擒虎之子韩世谔也不陌生。
  韩世谔是隋朝叛将,不可能投靠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建立的势力,于是成为了流浪武将。
  “有点意思。”
  张华对韩擒虎的兴趣,还在韩世谔之上。
  如果招揽韩擒虎之子,那么将来遇到名将韩擒虎,便可以将韩擒虎招至麾下。
  十三岁就能生擒猛虎的猛将,难以想象其武力。
  历朝历代,都有勇猛者。
  韩世谔自恃武力,傲视众人。
  韩世谔自认为打不过杨延昭。
  不过在张华的授意下,杨延昭已经与杨业单挑,不再参与其他武将之间的切磋。
  韩世谔不由庆幸,认为除去杨延昭,剩下的武夫,不是对手。
  “何人当我的对手?”
  韩世谔扫视剩下十三个武人。
  除去他看来最勇猛的杨延昭,还有武力稀疏平常的谢艾,再除去韩世谔自身,在场只有十三个武人。
  剩下的十三人,确实有人被韩擒虎的威名震慑,认为韩世谔的武力也差不到哪里去。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畏惧韩世谔。
  “是我。”
  一个年轻武将出列,手持长枪,与韩世谔争锋相对。
  “你是何人?”
  与掌握名单的张华不同,韩世谔不知道这人的姓名。
  持枪武将说道:“在下天水人,姜维,字伯约!”
  “姜……姜维!”
  “诸葛亮之徒,蜀汉大将军!”
  在场众人比起听到韩擒虎之子韩世谔的名头,还要惊讶。
  韩世谔本身没有什么存在感,完全是靠父亲韩擒虎的名声,而姜维就不同了。
  姜维凭借自身实力和名气,令在场众人动容!
  “怎么会是姜维……”
  韩世谔以为在场众人之中,武力最高的杨延昭已经出战,自己已经无敌,然而,突然杀出一个姜维,让韩世谔措手不及。
  对于隋朝的韩世谔来说,姜维是三国时期的古之名将!
  “虽然我不认识什么诸葛亮,但我已经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希望有一天可以遇到诸葛亮吧。但在此之前,我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姜维抖擞长枪,长枪发出抽打空气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