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玄幻奇幻 > 镇龙廷 > 镇龙廷 第31节
  领着张坤两人进屋的老实巴交中年汉子,名叫张铁柱,倒是个热心人。
  他满脸卑微的看着张坤,眼里全是求恳:“王家婶子就这么个儿子,下地干活之时,不知冲撞了哪个妖魔鬼怪?这么久也不见好,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
  “有没有请人来看过?”
  “在莲心真人那里求来了三支长命香,点着呢……或许能把妖魔熬走。”
  赵铁柱这么答道。
  莲心真人?
  张坤微微皱眉,心想这又是哪个招摇撞骗的货色,点香就能治病吗?
  与李小宛看过病人之后,小声探讨了一下。
  两人都确定,病人其实是腹中有虫,而且,没有针对性治疗,已经很严重,快要危及到生命。
  张坤觉得,这家人死气沉沉的,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求生意志都不大,难搞得很。
  哀莫大于心死。
  自己就算是对症下手,病人也不会太过配合。
  甚至可能发疯……
  更别提什么感恩之心了。
  难道,又要失手?
  首先,还是得给他们点信心才行。
  第三十二章 红颜易老
  “童儿,你站玄武位,挡住妖风,看为师破掉妖魔法力,清除魔胎。”
  张坤使了个眼色,李小宛连忙站到门口,手指掐诀,小脸肃然。
  王家婶子眼神微动。
  病床上的年轻人,哼哼声也低弱了一些,强睁着双目看过来。
  死水微澜……
  张坤脚下连踏七步,踩七星方位,佛尘一摆,突然就看向门侧的水缸……摇了摇头,问张铁柱,“王家小兄弟是不是近段时间去了水边,很快就邪魔入体。”
  “是啊,是啊,道长看得真准。”
  张铁柱连忙点头。
  “那就没错了,水妖作祟,魔胎入世,也不是不能解决,待贫道先断其法力……”
  说完,伸手一搭,轻描淡写的伸手搭在水开缸侧沿。
  三四百斤重的一缸水,被他轻飘飘的提起,就像是拿起一只碗,缓缓放到门外。
  “老神仙!”
  赵铁柱见着此幕,猛然趴下磕头。
  却是已经惊呆了。
  别说是装满了水的大缸,就算是空缸,他这种身强力壮的汉子,也得两个人抬。
  可是,眼前这位老道士,只是三根手指轻轻一搭,就举了起来,完全没有用力一般。
  “起来吧。”
  张坤轻捋长须,视线一转,又看向案板上的菜刀,走过去拿在手中,掂了掂,知道这是劣质生铁所铸,笑了笑又道;“要断刀兵水火,妖魔法力,还有这刀,也是不能留的。”
  说着话,他伸出两根手指一夹,明面上全不用力,暗地里,全身力量早就集中在两根手指之上。
  六合拳到了大成境界,合力后期,随意出手都能聚集全身力道,看起来没用力,实在是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了。
  其中用劲的劲妙,普通农户自然是看不明白。
  崩……
  刀刃已被掰断成两截。
  这一次,就连老婆婆也震撼起身,俯首跪拜。
  口称老神仙,眼中已经有了些活泛气。
  接下来就好办了……
  张坤用了针(施法),喂了药(服丹),然后,床上的年轻人自个儿连滚带爬的去上了茅房,拉了一堆的虫子出来……
  病就好了大半。
  当场精神了许多。
  张坤的阁皂山老神仙之名不径而走。
  一点龙气值,悄悄然没入眉心,是老婆婆给的。
  别看那张铁柱忙前忙后的满脸恭敬,可是,他没给。
  躺在病榻上挣命的年轻人好转一些之后,拜谢的时候,也没给。
  ‘果然,还是要广撒网。’
  人心向背,龙气汇聚,一切全都发自内心。
  到底别人在想什么,会不会感恩?张坤也不强求,只是带着李小宛,奔赴下一家。
  这一次,遇到的是一个年轻书生。
  科考几次不第,整个人就有些神神叨叨的,认为是考官瞎了眼,浪费了自己的一身才学。
  张坤以神仙下凡的姿态进入这家时,就看到年轻人已经拉着黑布,落着门栓,把自己死死锁在房内,任凭谁叫门都不出声。
  从窗户孔隙望去,还能看见那家伙,缩在墙角,全身颤抖。
  他家老父母,已经愁得头发都白了:“我家孩儿自从那次回来之后,就见不得天光,避忌生人,一整天难得说一句话。再过一时间,见到我们也会躲,好像见着了妖鬼似的……”
  张坤拉着李小宛到了一旁,小声问:“看出什么了没有?”
  “躲在里面不见人,也看不出什么来。这样子,怕是沉思苦虑,终日想要中举,钻了牛角尖。肝气郁结,不好治啊。表哥,这次咱们可能栽了。”
  李小宛愁眉苦脸,心想自己水平果然还是不够,这天下的病症种类繁多,并不是每一种病都能治的。
  “既然是肝气郁结,情绪失控。那么,疏肝理气,从他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激起心情变化,或许能救。”
  想了想,张坤走了回去,郎声道:“如今,令郎已是妖鬼迷心,不可耽搁,让贫道真言降妖……”
  说完,就让这家老夫妇,找来他家儿子平日里写下的文章。
  郎声念出来:“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力,终于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人有心一积之静止,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智者,神灵知也……尝试与人仰观天道,俯察人间,而中得举人……”
  张坤只是扫了一眼文章,就发现,自己看不太懂。
  不过,不懂没关系,能读。
  而且,还能读错……
  他改字漏字,把书生平日里写的文章,读得面目全非,偏偏声音还很大,想听不到都不行。
  只是读了三段,里屋房门猛然“咣”的一声被打开,书生赤红着眼跑了出来。
  “错了,错了,你会不会读?我写的是这吗?有辱斯文,真是有辱斯文。我读给你听……”
  他已气极,一把抢过那文稿,张嘴就读了起来。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人有心一积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知者,神相告也……尝试与人仰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
  一遍,两遍。
  读完了文稿,书生突然泪如雨下,通体舒畅,先向着老夫妇两人认错,觉今是而昨非,又来谢过张坤。
  他竟然好了。
  刚刚一阵激愤之下,肝气通畅,面色红润,被气得好转。
  “科举不能成,小生其实也可以找一份教书的活计,养活家里,奉养双亲。若非道长当头棒喝,小生如此以往,害人害己,罪莫大焉!”
  两点龙气值,从书生和老头身上,窜入自己眉心。张坤心满意足的,摆了摆衣袖,带着李小宛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张坤终于发现,就算是装神弄鬼,其实也有七八成的病人,自己是无计可施的。
  甚至,连李小宛都没看出病因是什么。
  中间倒是治了几个精神出问题的病人。
  尤其是有位喜欢看闲书的年轻人,自认为自己是《西厢记》里的张生,每天想着与崔莺莺相会,家里人拦住他,还打人。
  如此思念成疾,每天梦中都想着莺莺,于是疯掉了,再也听不进正常人说话。
  张坤治疗的办法也简单。
  他去了技馆,请了一个年老鸡皮鹤发的老技者,假扮成崔莺莺……赶到这位病人的家里,与他唱一台后园私会的戏。
  这戏唱着唱着,病人大惊。
  “小姐为何变成如此模样?”
  “岁月催人老,自从咱们私订终身,琴瑟和鸣,又过了百年岁月。人岂有不老之理,张郎,许久未见着,妾身也是思念,不如……”
  老技者面上鸡皮一阵抖动,香粉唰唰往下掉。
  病人“哇”的一声就吐了出来,脸色煞白,人也清醒了。
  “我,我,道长,你这莺莺是哪里找来的?也太重口了吧……”
  病人已经好了,此时全是苦笑,看着张坤如同天人。
  “呵呵,心病还需心药医,你不是看书入迷,迷上了莺莺。而是妄想着如花似玉的美女投怀送抱……经此一遭之后,有什么感悟?”
  张坤鄙夷的斥道。
  ‘是,是,以后再也不会如此荒唐了,小生感悟到了红颜易老,人生短暂的道理,以后,当足踏实地,不再沉迷于虚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