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玄幻奇幻 > 镇龙廷 > 镇龙廷 第230节
  张坤冷然一笑,一步跨出,身形如同虚影一般,穿过数百拦路百姓,一刀快如闪电,已从于吉身上划过。
  “于吉,你再表演一个复活之术来看看,我就相信你神仙不死。”
  张坤这一刀凛冽凶勐,银光闪烁,早就动用了体内丹元真气,引动天地杀伐星光,破邪破法。
  在属性栏提升幻境之中,连独角黑蛟,都能一箭破法,直接灭杀,对付于吉,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他一步踏出,身形跨出三十余丈,速度快得肉眼难见,只能看到虚虚渺渺的稀薄影子。
  出刀之时,无影无形,于吉甚至连反应格挡的动作,都没有做出来。
  从左腰到右胸,已是被斜斜斩开。
  “你这是什么刀,怎可破得我的太平气?”
  于吉满面愕然,上半身一点点往左侧倾斜。
  一句话挣扎着说完,身体已经成为两截,血水流了一地。
  “气血两固,丹中藏神,真元破法,或许在道法之上,你走得很远,但是,在武道层面,你还没入门。”
  张坤只是叹息道。
  这老道士的幻神惑心、施咒引罚的手段,的确是厉害得很。
  自己都差点着了道。
  而且,这种侵染人心的手段,是在潜移默化之中,特别隐蔽,用来暗算,很是防不胜防。
  但是,这位缺少的是一击灭敌的杀招。
  他的太平阴阳力士,最强者也不过是一流水平,刺杀顶级大将,或许有可能成功,想要伤到自己,却是根本没有一丝可能。
  当然,还有那五脏身神作乱这一招,如果遇到只练通一脏,或者两脏三脏的对手,的确是能让对方实力大降,镇压不住体内气血,打起来处处掣肘,然后就中招身死。
  可惜的,这种诡奇手段,对付五脏圆满,气血混元的自己,也是做了无用功。
  属性栏的提升是全方位的,绝不会让自己出现一丝短板。
  不但五脏同练,更是凝因聚元,身神一体,引动天地元力杀敌。
  诛神杀将,无往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于吉最强的几式杀招同时失效,想要不死就难了。
  “有本事,你也灵魂不死,跟在我身边缠上一缠试试。”
  张坤目光澹漠讥嘲,看着于吉的尸体,轻笑摇头,实际上,他已经看到一道虚幻银白的光影,被自己那一刀斩成两截之后,见了天风一吹,就消散在天地之间。
  已是肉身损毁,神魂俱灭。
  死得不能再死了。
  哪里还有什么阴魂不散?
  “主公。”
  “主公……”
  到了这时,府衙之中,一大群人才急急冲了过来,有亲卫四散隔开,虎视耽耽的拦阻百姓,擒拿捆缚。
  “算了,全都放开吧,百姓只是受了妖道迷惑,并无恶意,云长,你派出麾下士卒,清查全城百姓,但凡家中有着九玄帝君也就是大太平君的凋像香火,全都勒令不允祭拜,有告而不改者,发往城外修桥铺路,既然有这份闲心,那就让他们闲不下来。”
  皖城既下,庐江郡一日之间,传檄而定。
  关羽也就顺理成章的可以赴任庐江太守一职,这是张坤事先就答应他的。
  这位倒也不算坐享其成。
  在张坤来到之前,连场恶战,他都是身先士卒,拼杀在前。
  与孙策和太史慈周泰等人战了个不可开交,手下兵士折损严重,所以,拿下皖城之后,逼降原来的庐江太守刘勋,这个肥美的太守职位,理所当然的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此时,吩咐他清扫妖道于吉的太平清领信徒,也就是把政务军务下放了。
  关羽面上喜色难掩,与刘备相视一笑,连忙出列上前,恭敬拜下,“主公勿忧,此事易耳,定然不叫那妖道死灰复燃,但凡暗中祭拜者,抄没其家产,警示江南。”
  看到关羽已经深刻领悟到了自己的意图,张坤暗暗点头。
  这位心高气傲的关二哥,终于也不是那么高傲了。
  或许是因为张飞的死。
  或许是因为自身壮志得酬。
  当然,更大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看到了自己这种无法抗衡的武力。
  这人呐。
  差距还小的时候,心里总会有着各种奇怪的念头。
  但是,差距大到完全提不起一丝反抗意图的时候,就会心悦而诚服,从此忠心耿耿,再无二心。
  关羽如此,刘备应该也是如此吧。
  张坤转头看向刘备,就见到这位面色温和,笑容颇有一点讨好,心中就忍不住叹息。
  第一百七十五章 奇谋妙策,兵不血刃
  时势造英雄。
  所有的野心家,也许一开始并不是野心家。
  而是时也,命也。
  是这个时代,逼得人一步步向前,然后,站到高位,才会想看得更远。
  如今的刘备,显然已经没有这个条件,也没有了野心滋生的土壤。
  他最多的想法,应该也就如同刘表一般,能够得一州郡之地,上报君王,下抚黎民,这就已经满足了吧。
  想到刘表,张坤看刘备的眼神就有些古怪起来。
  那位刘荆州,此时已经四十多岁,年纪已经不小,早就失了锐气,其实也没有太多威胁。
  但是,急切之间,想要图谋对方的荆襄之地,难度却一点也不小。
  对方在荆襄之地有步骑20余万,算是一方强力的大诸侯,真要打的话,也不是不能打,只不过,可能会耽误太多时间。
  这位可不会像孙策一样,轻身冒进,孤注一掷,他会派兵与自己麾下势力慢慢来磨。
  总不能一骑深入敌境,又去进行斩首战术吧。
  身为一个势力的主公,这么行事,总归是失之轻佻,没有堂堂正正之气,对人心归附不利。
  所以,这时候,就可以放刘备了。
  刘备此人,别的不说,在人面上,却是一个大大的天才。
  他走到哪里,都会让人高看几眼,相处时间长了,不知不觉的,人家就会把地盘让他了。
  或者请他退敌,或者请他理政,反正,天下诸侯,就没有一个不看重他的。
  此时的刘备,被自己封为了九江太守,身居寿春,处于扬州和豫州交界处,是用兵之地,他在治所也说不上话。
  因为,不出意料的话,有很长一段时间,张坤的行在就会立在寿春,这地方再合适不过了。
  无论是环境,还是地理位置,都是极好。
  北望中原,南统吴地,西镇荆襄……
  东边嘛,就是根基之地,徐州。
  还有,袁术死前,不是早就称帝了吗?在寿春还有现成的皇宫园林。
  张坤连房子都不用再建了,直接搬进去,立下小朝廷都够了。
  “不知主公对世家如何看法?”
  一点小插曲过后,江东群臣归心,廷议得以继续。
  这时,郭嘉就不再隐藏锋芒,直接提出,现如今兵马已达十五万之多,而扬州各郡实力虚弱,兵力已被孙策抽调一空,正是大好良机,可以分兵三路,取吴郡、会稽,建安、临川和江夏、庐陵……
  三路兵马,由三员大将各自统领五万,一路攻伐,数月之内,江南十四郡146县就得全都臣服。
  杨州广阔,远在徐州之上,而徐扬两州在手,只要稍加休养生息,就可练出三十万精锐大军,此时已经不适合再用徐州刺史这个名头……
  就算不称帝也得称王建制,否则,这麾下官员都不好安排了。
  理是这个理。
  你一个徐州刺史下令封赏扬州各郡,就很不合适。
  清君侧,讨不臣的名头,在袁术挂掉、孙策败亡之后,暂时也用不上,还不如直接摆明车马,坐地称王。
  这时,也能汇聚天下英杰,与北地争雄。
  不得不说,郭嘉此言一出,江东新降文臣武将全都急了。
  这都是家乡啊。
  这么三路大军横扫下去,不打得山河破碎,百姓流离,那肯定是在说假话。
  说不定,数月过后,自己那些家族和故人,全都遭难。
  别人还没说话,本来无可无不可的张昭已经抢先说话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虽然事前忠心于孙策,君臣相得,他有意不为新主出谋划策,但事到临头,他还是觉得自己考虑有些欠妥。
  现如今的形势,并不是自己想不想出谋出力的时候。
  而是对方需不需要自己出力。
  一旦没有得力的表现,这江东人才济济,张家哪里还能得到丝毫利益。
  而且,就算江东人心不服,这不是还能从徐州调人吗?
  到时外人进来,所行无非就是霸道镇压之事,江东四大世家豪门,全都得遭殃。
  所以,他就忍不住了啊,与张纮对视一眼,当下就出列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