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历史 > 穿到金陵市井人家 > 穿到金陵市井人家 第59节
  胡同里的妇人们得到沈意的应允后, 迅速地找到了手艺好的木匠, 这些人一合计,定了好几个织机, 对于木匠而言, 这也是一笔很大的订单了。
  笑得合不拢嘴的木匠连忙将在家里的徒弟们招呼过来, 也顾不上过年不过年了,撸起袖子便干了起来。
  虽然说这几位主顾的要求很是独特,做出来的织机和现下的看着不太一样,但既然收了这份银钱, 自是尽心尽力地按要求完成。
  这却是按着沈意给出的图纸做成了。
  因此,正月之后, 安婶子家的空房子里, 便摆满了织机。
  胡同里那些女孩儿,小的将将总角, 大的也不过豆蔻, 正是好年华。
  望着那些仰着头,认真倾听自己说话的小娘子, 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 原本沈意便没有打算应付了事, 但那些诚挚的眼神还是让她更加尽心。
  欣姐儿已经在沈意这儿学了一段时间,简单的技法已经掌握,见沈意每日里早出晚归的极为忙碌, 便和她商量着, 自己闲下来的时候也去安婶子家待着, 给沈意帮上些忙。
  沈意略一思考,干脆将自家的织机也搬去了安婶子家。
  果然,自欣姐儿去了后,沈意真真省心不少。
  欣姐儿自小便是个胆大的,若非如此在张娘子打她主意的时候,她也不会有勇气跑出来寻求帮助,小时候便是这胡同里的孩子王,对着沈意,这些小娘子是尊敬中带着敬畏,但对着欣姐儿,却是亲热信服。
  就这样,沈意的织布教学步上了正轨。
  安婶子家的院子里,机杼声日日响起,再没停过。
  “欣姐儿,快看我新织出的料子,比起你织的也不见差哩。”
  圆脸小姑娘干脆利落地裁断织机上的丝线,将刚织好的布匹抱下来,献宝似的捧到欣姐儿面前,得意地说道。
  “宁姐儿,这花色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摸着手里柔软的料子,欣姐儿略带诧异地问道。
  “是哩,谢娘子说过,凡事不能过于拘束,若能在技艺里融入自己的想法,这便是极好的。”这匹布料,宁姐儿付出了很大心力才织出来,心里不是不得意的:“这料子如何?”
  “真真不错,在尚娘子那里能换个好价钱。”欣姐儿中肯地评价。
  宁姐儿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喜悦,笑了起来,圆圆的脸上肉嘟嘟粉嫩嫩的,看着很是讨喜,欣姐儿没忍住,在这脸上捏了一把,宁姐儿圆滚滚的眼睛睁地愈发的大。
  “宁姐儿,让我看看。”
  “我也要看。”
  一直在旁边听着两人对话的其他小娘子们,纷纷挤了过来,叽叽喳喳便要看这个料子。
  见此情景,欣姐儿无奈地摇着头,默默退了一步,将空间让了出来,让她们围着宁姐儿去闹腾。
  眼前这些活泼的小娘子们,正是沈意教着的学生。
  离沈意开班教学,已经过了好几年了,年岁大些的小娘子嫁人离开,又有新长大的小娘子补了进来,安婶子这个院子里,热热闹闹地从来没有停下来过,连带着心如死灰的安婶子和她儿媳妇眼中也有了点神采,每日里烧水倒茶的,很是积极。
  这几年里,这些小娘子的织布手艺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沈意的牵线下,织出来的布料都卖给了尚娘子的锦绣坊,凭借着自己的双手挣到了银钱,在家里说话都管用些了。
  其中手艺最好的便是欣姐儿,她心思灵巧,在其他人还在打基础的时候,她便能织出布匹,而当其他人学着简单织法的时候,欣姐儿却很快学会了高难度的织法。
  一寸缂丝一寸金,欣姐儿耐心细致又能吃苦,跟着沈意织出了几个大件卖给尚娘子后,早些年家里欠着沈意的那一百两银子便已经还清。
  但欣姐儿依然没有家去,跟在沈意身边,别的不说,眼界尚能开阔些。
  早年间欣姐儿时常痛苦,为何阿娘会毫不顾念母女情分,将自己卖去脏地方。
  随着她凭着双手赚到银两的增多,她也和张娘子和解了。
  张娘子并不是不爱她,但家里就阿父一个能挣钱的人,自从挣到钱后,阿娘对自己的态度,和对阿父的态度也没区别了。
  当然欣姐儿自己也留了个心眼,将钱悄悄攒了起来,交给张娘子的,只是一小部分罢了。
  在还清了沈意的银两后,欣姐儿变得柔软了起来,愤懑、不满慢慢被抚平,那份时时在心中的烧灼感逐渐消退,剩下的仅有对沈意满满的感激、濡慕之情。
  “尚娘子来哩。”带着江南水乡的软语从门外传来。
  沈意一进门便看见小娘子们凑在一块儿聊天,清脆的声音如黄鹂鸟一般,为这日子平添上一份精致。
  沈意也不拘着她们打闹,女儿家的轻省日子就这么几年,就让她们高高兴兴地度过罢。
  但沈意说出的话对她们的吸引力更大,四散开来,将自己精心织就的布帛抱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拿给尚娘子,盼着认定的品质高一些,能换上更多的银钱。
  尚娘子展开一一看过,又伸出保养得宜的葱白指尖,细细感受着料子的质地。
  小娘子们眼不错地盯着,等着尚娘子的评价。
  “不错。”没多久,尚娘子露出满意的笑容,对着身后的婆子点头,示意将这些料子都收走,又按着品质将银两结清。
  对于小娘子们赚到的银钱,沈意从不经手,她教小娘子们织布,从来不是为了什么银钱,她只是想给这些小娘子们多一个选择罢了。
  就连每年的束脩,也只是象征性的收一点罢了,若家里实在困苦,不交也没有关系。
  交易的时候她在场,不过是怕小娘子们年岁轻被欺了去,虽说和尚娘子也打了很长时间交道,但沈意也不是完全放心,毕竟商人逐利,这一匹匹料子,都是小娘子们的心血,若被廉价买去,莫说其他人,就连自己心里都能怄死。
  “这个五福纹织锦做的不错,样子好看寓意也吉祥,是欣姐儿新织的吗?”尚娘子看着欣姐儿,笑得格外愉悦,欣姐儿手艺好,又时不时能想出些新花样,织出的料子很受各家夫人小姐的欢迎,时不时便来锦绣阁逛上一圈,连带着锦绣阁的生意都好了许多。
  “这是宁姐儿织的呢。”欣姐儿亲昵地将宁姐儿拉过来,给尚娘子介绍着。
  尚娘子望着宁姐儿的小圆脸,笑得更加真心:“真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小娘子。”
  随后又转向沈意:“我常常说,也不知道谢娘子是如何调/教,怎么这些小娘子们,一个塞一个的钟灵毓秀。”
  沈意的眼角也流露出遮掩不住的笑意,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褪去稚气的脸庞更是漂亮的惊人,她扬着头,毫不客气地将这些夸奖全盘接收:“那可不,我这里的小娘子,都是顶顶好的。”
  好话不断地从尚娘子嘴里说出,最后她才说出这次过来的目的:“谢娘子,上次说过的那匹缂丝,织完了吗?”
  原来是为了这个,沈意眼中划过了然。
  随着锦绣阁的摊子越铺越大,尚娘子现在已经轻易不出面,之前这些小娘子们织出的布料,都是由积年的婆子们来收回去,沈意也有些日子没见到尚娘子了。
  “自然已经织好,万不能耽误掌柜的事情。”沈意笑眯眯地引着尚娘子去了自己家中。
  虽说沈意一直在教着这些小娘子,但自己的手艺也没有松懈,旧的织机给了欣姐儿,她便特特找人又订制了一个,用着更加舒适的机子,也这几年很是织出了几匹极尽精美的布料,京里谁不知道,有个织娘手艺非凡,虽然谁也不知道这织娘到底是谁,但锦绣阁凭着这料子,入了贵人的眼。也正是凭着这份手艺,沈意才和尚娘子搭上线,将小娘子们织出的布料卖了出去。
  “这,这手艺真是绝佳,霓裳羽衣也不外如是。”捧着手里织金绣凤的大红料子,尚娘子激动地手都在颤抖。
  莫怪尚娘子对沈意如此重视,分明都是同样的织法,但沈意织出来的料子却偏偏多了份鲜活,或许是由于沈意在周举人门下求学多年,所学的东西较男儿也没差到哪去,胸襟里自有一份开阔,也或许是沈意天生便有着绝佳的天赋,若说欣姐儿织出来的布料的工艺到了极致,那么沈意织出来的布料,则是可以被人珍藏。
  自沈意织出第一匹料子开始,尚娘子便知道,这是奇货可居,毫不犹豫地在她身上下注,和她拉进关系,果然,这匹料子没有辜负她的期盼,一举便让锦绣阁在京城扬名,力压其他布庄,甚至用这匹料子,敲开了以前只能仰望的高门大户的大门。
  若是谁家里能用上沈意织出的料子,在京城里可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
  这次尚娘子过来,便是为了此事。
  锦绣阁里攀附上的贵人家里出嫁,主母叮嘱着要一匹沈意亲手织就的料子,尚娘子没法子,求上门来,没想到沈意干脆的应了,让她过些日子再来取,这不尚娘子心急难耐,看着又是约好的收小娘子们布料的日子,便带着婆子亲自过来。
  摸着如云霞的布料,尚娘子盘算着能从中得到的好处,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爽快地掏出银票递给沈意,尚娘子小心地捧着料子告辞离开。
  摸着手中的大额银票,沈意也笑得很是愉快。
  这真真是皆大欢喜。
  作者有话说:
  更新啦,谢谢支持
  第93章
  “发生什么事了, 怎地如此高兴?”正当沈意喜不自胜的时候,谢愈推门走了进来。
  这几年过去,谢愈也褪去了身上的少年稚嫩, 变得成熟起来。
  逆着光走进屋子, 身姿颀长,容貌清俊, 看见的人忍不住的都夸上一句, 这是谁家好儿郎。
  沈意抿着唇, 矜持的笑着:“这段日子一直在织着的那匹料子,尚娘子拿走哩,这是报酬。”
  顺着沈意的手望去,一眼便看见银票上的金额, 和自己一整年的俸禄也差不离了,鸦黑的睫毛眨动, 谢愈岿然叹道:“夫人真乃奇女子也。”
  沈意笑意盈盈地接受了, 这才说起正经事情:“怎地这个时辰便回来哩?”
  “今日里皇爷召我讲学,讲完学便让我家来了, 没去翰林院当值。”径直进去屋子, 倒上一杯热茶,茶香袅袅, 温热的水流入喉咙, 滋润了白日里说话过多的嗓子。
  这也是谢愈这一日里喝的第一口水。
  皇爷召唤, 自是不能进食,万一奏对之时,突然想去更衣, 未免过于不雅。
  一口气将一杯水喝尽, 谢愈又倒上杯水, 这时才有心情细细品味茶叶的滋味,摇头晃脑的点评起来:“这茶叶不错,醇厚清香,口有回甘。”
  “你倒会喝。”沈意笑了,随即又叹道:“这是我阿娘托钱家捎过来今年的新茶,刚泡上的第一壶便在这了。”
  话语中带着无尽的怅惘。
  谢愈知道,意姐儿这是想家了。
  虽说在京中的日子每日也是热热闹闹,但离家千万里,一去好几年,这几年里,和韩薇娘沈荣都只有书信联系,就连幼弟沈昭,他们离开时还是肉乎乎的胖团子,现下里也进学哩。
  想到这,谢愈便又倒上一杯,塞进沈意的手里,品味着家乡的滋味。
  沈意转动着杯子,慢慢将杯中茶水抿入口中。
  天色透亮,风吹过树梢传来沙沙声,突然一阵拍打声响起,却是鸟儿正在奋力飞过天空,岁月一片静好。
  咽下口中茶水,沈意犹豫再三,还是问出了在心里压了多日的疑惑:“怎地今日皇爷又召你讲学,这都是这段日子的第几次了?”
  皇爷有兴致的时候,会召唤翰林院的翰林们,也不拘讲学,有时让他们吟诗作对即兴做赋也是有的,以前谢愈顶着新科状元的名头,也被召唤过。
  但是翰林院里翰林何其多,皇爷还是更习惯找那些老翰林们,前几年里谢愈面圣的机会寥寥无几。
  但自从六月里谢愈被皇爷召唤,即兴写了篇咏莲诗后,好似是入了皇爷的眼,短短两三个月里被召唤的次数数不胜数,现如今皇爷在翰林院里找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谢愈。
  一时间谢愈成了皇爷面前炙手可热的人物,也在这京城里有了自己名姓。
  沈意对此感受格外明显,作为状元夫人,她有时候也需要去其他人府里应酬一二,以前的时候她都是和赵澈的夫人结伴坐在角落位置,一场宴席下来,甚至都没有人关心她们到底是谁,而这段时间出去赴宴,位置好了不说,主人家也时时注意着递给她话头。
  然而,这等优待并未让沈意感到多么的高兴。
  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最近谢愈的风头实在太盛了些,沈意也摸不清皇爷到底在谋划着什么。
  “没事的。”沈意心中的疑惑谢愈同样也有,但面对着紧张的意姐儿,他还是温和的安慰:“去岁里翰林院放了批大人出去,许是皇爷习惯的大人离开了,我便获得青睐了。”
  沈意双手抱住谢愈的脸,眉间的忧虑没减少半分:“但愿如此。”
  “意姐儿,你放心。”沈意的担心让谢愈心里暖洋洋的,自林娘子去了后,这世上唯一会牵挂着他的人,也只有意姐儿了。
  谢愈并非故意报喜不报忧,实在现在朝堂上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目前的他尚且微不足道,只能任由有权势的人摆弄,倒也不必让意姐儿跟着担心受怕,不过好在不管上位者心里筹谋着什么,自己充其量也就是中间博弈的棋子罢了,倒不至于有生命之危。
  沈意直直盯着谢愈的眼睛,好半晌才点了点头,放开捂在他脸上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