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玄幻奇幻 > 全真小道童开局 > 第256节
  虽然杨婵说话不中听,不过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放在左袖空间中的护身符,那还叫护身符吗。
  之前是忽略了,现在被人惦记上了,还是乖乖戴上为妙。
  可是戴哪里好呢?
  配在腰间?
  他觉得有些不自在,挂在脖子上?
  那就更加不自在了。
  思来想去,便放进了右手袖子之中。
  “此等害人之魔物,还是早点清除为妙,我去找找我二哥,说不定能帮你一下,除掉这个隐患,以免她对你的纯阳道体,念念不忘……”
  说到此处,杨婵还特意扫视了丘志清一眼。
  “福生无量天尊,多谢!”
  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的丘志清,只好道了声谢。
  “此去二哥家中,可能要多留些时日,小琰儿回来,劳烦告知一声……”
  丘志清点头,表示这都不是问题。
  心下既定,杨婵也不再停留,直接驾云而去,原地只剩下扶额跌坐的丘志清,独自在水榭之中伤神。
  “哎……”
  叹了口气的丘志清,无奈默默静颂起了黄庭。
  时间一晃,便到了中平三年(第十六年)年节。
  杨婵果然没有回来,不过小蔡琰她们,倒是拖着疲惫想小身子回来的。
  两人在院子中转了一圈之后,便跑到丘志清面前。
  找她们的杨姐姐。
  “你们杨姐姐,回家探亲去了,估计要好几年才能回来了。”
  倒不是丘志清故意把时间拉长,而是他真的是这么认为的,毕竟他有事没事,便会和杨婵论道,对他们神仙的时间观念,
  那还是有些了解的,几年时间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是那么回事。
  毕竟漫长的神仙职业生涯中,不都是这么一天天的混过去的吗?
  蔡伯喈一家,和丘志清,张宁,也算是开开心心的过了个元旦(春节)。
  为了不让小张宁感到孤单,丘志清还特别问了一下张白骑,张宁在巨鹿之时,和张角的哪些弟子比较亲。
  顺带把张白骑,彭脱,还有张曼成一起邀请过来。
  和张宁团聚一下。
  别看张宁只是张角的养女,可天资过人,在他们这些师兄弟中的知名度可不低。
  这两年来,张宁学武修道,也算是接受了张角已经病死的这个事实,不再沉浸在张角逝去的悲伤之中。
  渐渐的,也对丘志清放下了防备。
  张宁对自己的疏离感,丘志清自然不可能没有察觉。
  只是一直觉得,这是小孩子到了一个陌生地方的正常反应而已。
  因此也没多在意,时间会抚平一切。
  这其实,有些要归功于张梁张宝兄弟。
  在他们的嘴里,冲和这厮,就是冲着自家的基业而来。
  因此,在张角没面前,没少给冲和上眼药。
  所谓基业,自然包括传承和道统,显然,他们认为丘志清也在谋划着他们,准确来说,是张角手上的《太平经》。
  这些话,虽然张角没有放在心上。
  可却被当时比较懂事的小张宁听在耳里,记在心里。
  虽然自家师父不在意,可对于一个当时只有五六岁的小孩来说。
  想要拿走自家东西的人,显然不会是什么好人。
  后来张角出了点小意外,便让小张宁,带着《太平经》,去雁门郡投靠丘志清,他相信,就算丘志清被牵扯其中。
  可他只要愿意,天下之大,尽可去的。
  正是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思维。
  在张宁第一次见丘志清之时,虽然按照师父的吩咐,将《太平经》交予丘志清。
  然而内心中,却是始终有一丝不愿。
  当初丘志清亦是看出了这一点,不想让一个七岁的小女孩,背负什么心理包袱,这才将《太平经》私下里,还给了张宁。
  而今,近三年时间过去了。
  张宁也已经十岁,对事物的认知,有了自己简单的判断。
  平时杨婵在教导蔡琰之时,除了核心功法,一些常识之类的,也没有避讳她。
  她这才知道,原来丘志清走的,和自己是不同的路。
  张角早就在和丘志清的多次论道之中,对此深有体会,因此,他才会不在乎丘志清会觊觎《太平经》,就算给他又何妨?
  他顶多只能当个参考。
  根基一旦定下,岂可轻易更改。
  除非他有这个魄力,直接推倒重来。
  在张角看来,他和冲和之间,道行就算有差距,他也不会比冲和强上多少,因此他可以看的出来的事情。
  冲和不可能看不明白。
  也就是他那两个弟弟,道行和他们的差距有些大。
  因此看不出来也正常。
  这才是张角敢让小张宁,拿着《太平经》,在张白骑的护送下,去找丘志清,求助丘志清给予庇护的原因。
  相对于自己的那些弟子们,还是冲和的人品,和实力值得信赖。
  “所以,宁儿这是要让师叔教导你修炼吗?”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小大人模样,一脸郑重捧着茶盏的小张宁,丘志清有些好笑。
  “还请冲和师叔指点!”
  小张宁说罢,将手中茶盏,高高举过头顶。
  躬身行礼,这是半师之礼。
  轻轻摩挲着手中不算大的卷轴,这正是当初,张宁第一次和他见面之时,要送给他的《太平经》的原本。
  此时丘志清的心中有些迟疑。
  他想到了封印张角元神的那位大佬。
  不知道这个传承,和他有没有关系。
  别到时候,拿了人家的东西,那就不太好说了。
  犹豫只是片刻的事情,丘志清很快便稳住心神,接过其手中的茶盏,看着一脸欣喜之色的小张宁,郑重道:
  “你既然管贫道叫一声师叔,那师叔的丑话就再说在前头,道者,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无形,无定,无常,
  贫道看到的道,和你看到的道,或有不同,然本质相通,切不可痴迷于贫道之道……”
  丘志清将自己的教学要求,一一说给张宁听。
  大到认知,小到一天的行止,条条框框,清清楚楚。
  这还是丘志清摒弃了大多数全真道的规矩的结果。
  “暂时就先这么多了,其他的,等贫道看过《太平经》之后,再根据你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要是没意见的话,明日便可随贫道修行。”
  张宁虽然听着这些条条框框,有些心里打怵。
  不过最后还是一咬牙,答应了下来。
  这和张角的教育模式,有好些差别。
  张角是告诉她,他们这一门,注重的是以体悟自然为主,以静坐修炼为辅,其核心主旨,便是要放开身心,体悟自然。
  而丘志清方才,却明明是在告诉她。
  跟着丘志清修行,需要收束念头。
  即所谓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虽然最终目的都是体悟,不过丘志清显然强调的是体悟己身,而非体悟自然,或者说,这位冲和师叔,是把体悟自然放在后面。
  先是体悟自身,而后是体悟自然。
  刚好和张角教她的,体悟自然,反照己身,恰恰相反。
  张宁这才反应过来,难怪自家这位师叔会有开头那番话。
  确实,没有一定判断力的,还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看着还在发呆的小张宁,丘志清轻轻抿了一口茶,“要是没有其他事情,你便先下去吧,这几天和小琰儿玩的开心,上元节后,可随贫道修行。”
  张宁见此,恭敬行了一礼之后,便转身离开了。
  甚至都没有再看丘志清手中的卷轴一眼。
  丘志清看着其离开的背影,不由心中哑然。
  暗道自己是不是太久没教学了,感觉自己教学手法,都有些生疏了,好好的回想了一番自己的过往,貌似都是这么过来的。
  将手中茶盏轻轻放下。
  缓缓摊开手中的卷轴,只见其上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