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玄幻奇幻 > 全真小道童开局 > 第310节
  当然了,他们所谓的秩序,自然是指朝廷的秩序。
  而不是他公孙瓒的秩序。
  至于为什么把大棒直接挥向公孙瓒。
  刘虞表示,这其中,他是一点私心都没有,只是觉得,弄死……弄掉公孙瓒,会对朝廷恢复整个大汉的秩序,有莫大的帮助。
  至于私仇,是不存在的。
  只要拿下公孙瓒,刘备又信得过的话。
  他们有信心,在五年之内,恢复大汉秩序……
  对此,丘志清表示有些嗤之以鼻,他其实是想先打掉盘踞中原的曹操,和吕布,震慑刘表,说不得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过让丘志清意外的是。
  除了他自己外,其他四人都赞成先解决公孙瓒。
  原因除了刘虞说的那些外,便是公孙瓒一直给关东诸侯输送战马。
  这点有些棘手,只要搞定公孙瓒,恢复幽州秩序。
  缺乏战马的曹操,以及袁绍,怎么也不可能是朝廷的对手。
  丘志清思及片刻,最终还是被他们说服,加上按照规则,政事堂五人投票,就算他反对也没用,照样通过。
  他自己也不想打破这种,好不容易制定的规则。
  这是建立在双方微弱的信任之上的规则。
  要是他带头打破……
  只不过刘备在在场四人眼中,也并非那么值得信任,在要不要通知刘备,一起动手这个问题上,大家再次发生分歧。
  最后,还是刘虞拍板决定,先考验一番。
  这才有了刘备此刻手中的这份调令。
  说实话,刘虞也有些紧张。
  要是刘备直接接受朝廷调令还好,要是没有,那他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这种局面,三个皇室宗亲,三个地方大员。
  三位州牧,都不听朝廷号令。
  那他刘虞,真的不知道是应该感到可悲,还是可笑了。
  要是刘备接受中央调令,那便一切都好说。
  毕竟有了刘备这个先例,那便会给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做出一个很好的表率。
  所以说,刘虞还是有一定赌的成分在其中的……
  兴平二年(第二十五年)四月初十,邺城,阴雨。
  连绵的雨丝,自昨夜起,便下个不停,伴随着阵阵闷雷,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州牧府中,平日里看着还算平整的地砖之上,此刻已是积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镜,倒映着乌沉沉的天空,以及偶尔透过云层的光线。
  一丝丝雨线,在本应平静的水镜上,不停的击打出一圈圈涟漪。
  看起来,倒是颇具童趣。
  一个圆形轮廓覆盖而来,水镜有了一丝平静的机遇。
  却是被一只大脚,毫不留情的打破。
  “啪~”的一声,水花四溅,一名高大的红脸长须大汉,手中持着油纸伞,大步流星的踏碎水镜,往州牧府大堂而去。
  来者正是关羽关云长!
  刚刚平静下来的水镜,不由松了一口气。
  仿佛噩梦过去了一般。
  可事实上,它高兴的太早了。
  “啪~啪~”
  紧接着,便是一位身穿蓑衣的络腮胡大汉,快步而来,再次踏碎了水镜,这次不等它休息,紧随而至的,是一连串的大脚……
  州牧府大堂之上,文武分两列,相对而坐。
  刚刚冒雨进来的众人,仿佛在跨过门槛的那一刻,便自动烘干一般。
  干燥的大堂,与外边连绵的细雨,仿佛身处两个世界。
  大堂中央,巨大的香炉之中,炊烟袅袅,在半空中曲折向上。
  要是没有这压抑的气氛,再配个茶,配把瑶琴,那便是听雨,焚香,煮茶,赏乐齐全了,可谓娴雅之极。
  然而现在,大家明显疑云盖顶,有些不明所以。
  因此,对于什么娴雅之事,都没什么心情。
  原因也很简单,听闻昨晚主公收到一份长安来的旨意后,便大发雷霆。
  大家也不知道是何缘故,大发雷霆这种事情,在他们这位主公身上,可不多见啊,加之今日一早,便召集大家议事。
  大家早饭都没来得及吃,难免有些忐忑。
  此时最沉得住气的,非关羽莫属了。
  就连他对面的沮授和田丰,都略逊一二。
  没让众人多等,不多时,后堂之中,便传来沉重的脚步声。
  脚步声临近大堂,先是顿了一下,而后消失不见。
  当众人反应过来之时,刘备已是施施然从后堂走出,脚步轻盈的落座在自己主位之上,面上毫无表情,不见喜怒。
  不过从方才脚步声的变幻,主公的心情,此刻可略知一二。
  刘备端坐上首,见众人一言不发。
  仿佛都等他发言一般。
  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刘备这才扫视众人,道:“事情,想必诸位都知道了,昨日长安来了一份诏书……”
  刘备一五一十的,将诏书内容,说与众人。
  众人这才明白,刘备昨日为何失态。
  不过此事,他们也插不上什么嘴,不由把目光投向关张二人。
  毕竟长安点名要他们,此刻不关注一番他们,属实有些说不过去。
  面对众人的目光,张飞的黑脸,黑了又红,红了又黑。
  关羽的红脸,亦是不遑多让,在红黑之间,不断交替,颇有种变脸合集的即视感。
  不过刘关张三人,都没再开口,此时,他们说什么,都不合适……
  第三百三十七章 投降北上
  “咳咳~”
  见继续沉默下去也不是什么办法。
  对面关张的红黑脸变幻,刚开始还觉得新鲜,可看久了之后,感觉也就那样吧。
  “主公,不知,朝廷究竟是何意?汉中平叛,应当用不上关张两位将军吧?”
  刘备并未第一时间说话,自他入大堂伊始,便一直闭目。
  就连适才复述旨意内容,都是闭目复述。
  而今听沮授此言,这才猛然睁眼,锐光一一扫过在场诸人,最终,目光定格在关张二人身上,“二弟,三弟,尔等以为如何?”
  关张二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吾等谨遵大哥号令!”
  刘备布满血丝的双瞳,缓缓闭上。
  朝廷什么意思,他一晚上的思考,大概也能猜出一些。
  同时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排除了所有可能之后,仅剩下的可能,哪怕再是荒谬,那也是唯一的,正确答案。
  此刻,沮授也不说话了。
  随着刘备再次闭上眼睛,大堂内,重新陷入了寂静之中。
  良久,刘备的声音,这才缓缓响起,由低沉,到高亢,震慑心神。
  “我等世食汉禄,值此风雨飘摇之际,朝廷难得有稳定之机,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大丈夫,当提三尺之剑,平天下之贼,立不世之功,全天下之德,尔等以为……然否?”
  见众人面面相觑,显然被刘备这番话,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倒是关羽反应比较快,文化也不算差,豁然起身,应道:
  “吾等愿随使君,平天下之贼,全天下之德!”
  “吾等愿随使君,平天下之贼,全天下之德!”
  看着异口同声的众人,刘备摩挲着腰间粗麻布包裹的剑柄,脸上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眼中却是闪过三分落寞……
  ……
  兴平二年(第二十五年),五月初。
  在送走关张二人,大半个月后。
  刘备收到了从并州上党郡运过来的一批军备。
  同时过来的,还有长安过来的一份密诏。
  军备很多,足够武装两万人,全副武装的那种,而不是现在这般,拿一些木棍,用麻绳自制一些简易铠甲。
  而是精铁铠甲,武器也非常精良。
  看的出来,这些都是通过武库,精心温养过的。
  军士们拿上便可以直接使用,而不用担心容易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