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历史 > 大明之南洋再起 > 第42章
  只能说我大明自有国情在!
  就算是明末,大明的钢铁产量也是傲视全球的,不敢说占全球的百分之六七十,保守点来说,一半总还是有的。
  这样的钢铁产量,朝廷就算是给几十万明军全部换装重甲,也不是办不到。
  明军要是能有几十万重甲步兵,满清的满洲重步还能嚣张的起来吗?
  可由于天灾不断,苛捐杂税,土地兼并,导致流民四起,财政上流失了大量的税赋。
  再加上官员贪腐,军中吃空饷喝兵血等种种原因。
  大明愣是在武备上比不过满清!
  朱宏煜沉吟了一下,然后向老刘头提出了套筒式刺刀的概念。
  “三棱的矛尖能否被当做刺刀使用?”
  “刺刀用套筒的方式安装在火枪上,而不是塞入枪管,那样的话,火枪上刺刀之后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开火,在一轮齐射之后,我军便能即刻发起刺刀冲锋。”
  “这样一来,能够极大的增强我光复军的战斗力!”
  “这样的套筒式刺刀能做吗?”
  老刘头脸上露出沉思之色,思索了片刻之后开口道。
  “能倒是能,但就怕做出来的刺刀不够结实啊!”
  塞入式刺刀虽然有种种缺点,但他足够结实,只要塞入枪管,一般就不怕会掉出来。
  而套筒式刺刀由于钢材的强度不够,套筒的连接部位很可能在拼刺刀的时候断掉。
  如果在战场上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将会是相当危险的!
  朱宏煜点点头开口说道。
  “那就用最好的钢材去做!”
  “尽量做几个套筒式的刺刀出来试验一下吧!”
  老刘头点头答应了下来,表示他会尝试一下的。
  第三十七章标准化生产
  朱宏煜觉得问题应该不大,打造套筒式刺刀所需的材料,普通的铁料肯定不行。
  但多用些好钢,再把连接部位加粗加厚一点,应该是可以的。
  再说了,他也只是叫老刘头尝试一下而已,造出来之后要是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先不造了。
  依旧用塞入式的刺刀就是了!
  想着这些,朱宏煜又向老刘头提出了燧发枪的概念。
  燧发枪和火绳枪之间是存在代差的,若是他能做出燧发枪来,很大程度上光复军的军事实力就能得到一个飞跃。
  燧发枪和火绳枪之间有代差,但代差不在射速上,而是在阵列对射时所能发挥出来的火力密度上。
  要说射速,两者都是前装滑膛枪,虽然一个燧发一个火绳点火,但射速也差不了多少。
  但在阵列对射时的火力密度上,燧发枪却是完爆火绳枪!
  使用火绳枪的军队,为了防止士兵之间不小心相互引燃火绳。
  在列出阵列玩儿排队枪毙时,人与人之间。最起码也是要相隔一米以上的距离的。
  而使用燧发枪的军队,则因为火枪不用火绳击发,而是燧发的。
  可以不用顾虑火绳会相互引燃的事情,排出更加紧密的阵列。
  以往使用火绳枪时,只能站十个人距离,使用燧发枪或许可以站二十个人,三十个人。
  这样一来,单位距离内,燧发枪的火力当然完胜火绳枪。
  而在后装枪出现之前的战场上,火力密度就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最主要的因素!
  在朱宏煜提出燧发枪的想法之后,出乎他预料的是,老刘头竟然表示燧发枪他会做。
  他曾经在广东佛山为抗清的明军造过火枪,里面就有几把燧发枪。
  东郊先生毕懋康所着军器图说中就记载有燧发枪。
  只是很可惜,军器图说被乾隆老狗用字狱给禁绝了。
  以至于到了清末,国人才从洋人哪里知道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燧发枪这种东西。
  老刘头开口说道。
  “大将军,制作自生火铳,最大的困难在燧发机上,其他倒也和火绳枪没甚区别。”
  老刘头表示,他曾经是有过制作燧发枪的经验的,燧发机的结构他脑子里就有,想造的话随时能造出来。
  唯一的问题就是用于打火的弹黄钢片是个稀罕玩意!
  朱宏煜点点头,心中却是叹了口气。
  明朝时候中国人就已经能造燧发枪了,可到了清末鸭片战争,燧发枪反而是成了洋人专属的玩意。
  原因就出在满清身上!
  清军入关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便宣扬自己是靠骑射打天下的,将火器严格封禁并弃之如敝履。
  事实却是,满清不允许汉人掌握火器这种能够威胁到他们统治的武器!
  火器这玩意简单训练一下,一个农夫三个月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火枪手。
  而一个火枪手方阵和骑兵对战,骑兵即使能胜,那也会是在付出一定的伤亡之后,才能取得的惨胜。
  凭借汉人的人数优势,满清百来万八旗兵就算是人人都善骑射,又能扛得住几次大规模会战?
  就算是满清能一直胜下去,几场大规模决战之后,满清也就该胜利灭亡了。
  要是满清也学着汉人玩火器,双方在战场上用火枪以命换命,呵呵,满清灭亡的只会更快。
  汉人有一万万,八旗不过百万,还被分为了满蒙汉三族,满洲本族不过几十万。
  别说火枪对射的伤亡率差不多是一换一,就算是十换一,满清也顶不住这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