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历史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2027章
  想到此处,曹颙抚额。听说皇上六月底要遣几个皇子阿哥回京,赶紧的将四阿哥遣回去吧,省得这位黑面爷日日在衙门这边放冷气。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曹颙正看着最新的朝廷邸报,就有笔帖式过来传话,四阿哥传曹颙过去。
  最近户部上下最关注的就是北方诸省的赈济之事,曹颙寻思着,四阿哥寻自己,八成也是因这个,就将早撰写好的两份相关条陈带着。
  果不其然,四阿哥冷着脸,心情不佳的模样,但是也没啰嗦,开门见山问起曹颙关于赈灾之事。
  曹颙双手将条陈奉上,四阿哥见他已经预备好了,挑了挑眉,心里颇为意外。
  待看了条陈,他不由的有些动容。
  曹颙在条陈中所列,不过三条,一是赈济,二是防疫,三是补耕。
  这赈济并不是往年的动用官仓,或者全赖南方的漕粮,而是提及就地“买粮”、“募粮”。
  说是“买”与“募”,但是有些摊派的意思。即按照地方乡绅名下所有的田亩数,以平价从其买粮,或者以子弟功名“募粮”纳捐。
  曹颙早在江宁时,就晓得地方乡绅,多爱储粮。
  早年在江宁城发生洪灾的时候,曹寅还出面斡旋,使得江宁知府衙门从魏信家“借”过粮食,赈济灾民。
  就是曹家在昌平海淀的几个庄子,都有粮仓储粮,就是为了防灾荒之年。
  若是按照朝廷的常理,从地方官仓调粮赈济,还不知要耽搁多少时日,饿死多少饥民。
  地方粮仓,不能说十座九空,也处处是猫腻。漕粮的话,牵着到漕运与南方衙门,周期长不说,等着揩油的人多,真拨粮赈济,到饥民口中的,能剩下一半就是侥幸。
  曹颙提出这“买粮”、“募粮”,并不是首创,历年往年这买募多是秉承自愿原则,官府并不强行执行。
  “为富不仁”这个词语,在这个时候多得到极好的展现。那些家中有粮的乡绅,有几个愿意将粮食捐出来的?多是哄抬物价,高价售出。
  如今,曹颙的条陈中,将这两条定为“摊派式”,就杜绝了乡绅靠着储粮,哄抬地方粮价之路。而且还弥补了官仓粮食匮乏,漕运粮食运输时间久的不足。
  再往下看,这防疫一条,如同上边一条一样,初看并不稀奇。
  毕竟,大家都晓得,“大灾后有大疫”,但是过去防疫,多是哪里爆发时疫,就封锁哪里,而后再使人去医治;曹颙的条陈中,却是以“预防”为主。
  既各州府预备大量生石灰,在各地饥民云集的赈济点,消毒水井地面,做好防疫准备。
  第三补耕,则是为了今冬明春做准备。
  毕竟,北方节气,即便春夏干旱,入秋也会有一两个月的雨季。不要小看这一两个月的降雨,时间掐准了,可以种一茬秋薯。
  马铃薯,红薯这两样,都是不挑地,出息的农作物。
  就算今秋雨水不足,产量不足,亩产也比寻常粮食可观。百姓人家,种上两亩,过冬的粮食就解决。
  这条陈不长,没有什么华丽辞藻,却是实实在在的利国利民之言。
  “好!”四阿哥看完条陈,再望向曹颙的眼神带了几分炙热:“皇上果然没有看错人,曹颙确是治国能臣!”
  他执掌户部十多年,这赈灾之事并不陌生,自是晓得地方弊端。
  曹颙这三条,并没有对地方官场有半个字的微词,但是若不是深知官场弊端,也不会思量得这般周全,处处以百姓生计为主。
  被四阿哥一个大男人这般盯着,曹颙就算脸皮再厚,也有些顶不住,忙低下头道:“微臣羞愧,不过是身在其位谋其事,尽责而已,当不得王爷褒赞。”
  “好一个‘尽责而已’,倘若我大清官员都能记住这四个字,也不至于禄蠹横行,民生多艰!”四阿哥见曹颙不骄不躁、谦逊内敛,忍不住又赞了两句。
  对于曹颙二十七、八就任二品侍郎,还是户部实缺,京城权贵不乏微词。
  就算是四阿哥,晓得曹颙能干,也并不认为他年纪轻轻就居显位是好事,多少觉得这其中有康熙对曹家的特别恩典在。
  四阿哥觉得曹颙是好苗子,可以用心栽培,但是幸进后失于轻浮就不好了。
  今日这封老成持重的条陈,才算真正让四阿哥认可曹颙的能力。
  曹颙心中松了口气,这封条陈是他遍查户部历年的赈济记录,耗费了几个晚上预备的。
  对曹颙来说,处理国家大事还是理论多于实际,“纸上谈兵”的多,所以心中还是带了几分忐忑。
  手中的权力越大,这背负的责任越大,就像这赈灾,若是朝廷这边政策不妥当,说不定就要多死数万、乃是数十万百姓。
  就算曹颙是冷情之人,也不敢将自己的仕途当成通关游戏,轻松面对。
  这份务实,却是正正对了四阿哥的胃口。
  四阿哥合上条陈,看着曹颙,真是越看越喜欢。
  与曹颙这份平实有料的条陈比起来,户部两位尚书遵循常例的折子就显得空洞、言之无物。
  今日并不是户部御前轮值之日,四阿哥竟有些迫不及待,道:“本王这就去递牌子!”
  他是随口告之曹颙,并不是同之商议,所以话音未落,人已经步履匆忙,去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