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历史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2894章
  初瑜这边却是晓得,左住虽性子忠厚,左成却是有成算的。虽还没有搬到旧宅,可那边里里外外都安排妥当。
  宁老太太过去,也只有安心养老的份,想要借着祖母的身份搅合怕是不能。
  李氏是白担心一场。
  只是这些话,不好当着婆婆的面说,初瑜便道:“待相处久了,就有情分了……宁四已经归房,宁老太太只有松哥儿这两个孙子,不近亲他们还能亲近哪个?”
  李氏想想也是,点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
  盛京,南郊。
  曹颙与伊都立两个穿着蓑衣,冒雨来到东郊大桥。
  自打三日前,盛京再次大雨倾盆,下边堤坝的情形就开始不好。
  截止到今日,已经决堤三处,炸毁了六座桥。
  其他几处还好,都相继泄洪,东郊大桥这边却是情况危急。
  只是怕什么来什么。
  东郊这边的浑河,虽是辽河支流,可紧邻太祖皇帝的福陵。福陵大门与浑河只有百十来步的距离。
  两个掌部尚书,蹲在盛京一个月,要是真的让洪水淹了福陵,别说功劳苦劳,怕是脑袋上的顶戴也保不住。
  鄂飞早已带人守在这里,见到曹颙与伊都立到了,迎上前去,带了几分惶恐问道:“曹大人,真的要炸桥?这里可是太祖陵前,不是其他地界。”
  他早年为副都统时,曾随着王爷们来祭过福陵。
  福陵里,有不少石像与华表。
  曹颙他们要炸毁的两座桥,离福陵实在太近,要是震坏了福陵里面的陈设,不仅曹颙、伊都立,他们这些在场的人谁也跑不了。
  曹颙并没有立时回答,而是站在桥边,看了看桥下浑浊的河水,又抬头望了望天上的浓云,道:“水位已经涨了这么高,若是不炸桥泄洪,后果是什么,鄂大人也当想的到。”
  鄂齐心中,挣扎不已。
  虽说曹颙是奉了钦命,可他自己到底是兵部尚书。他出面阻拦曹颙炸桥的话,即便只是走个过场,并无作用,可也能在人前表明自己不赞成的姿态。
  那样的话,以后追究起来,就牵扯不到他身上。
  可自己“趋吉避凶”的这点小心思,又能瞒过谁去?
  如此一来,就要得罪曹颙。
  还有伊都立那边,是个没主意,以曹颙为马首的,想来也会恼了自己。
  是不承担风险,继续过冷清日子;还是冲动一回?
  鄂齐使劲攥着拳头,终是咬着后槽牙退避到一边,缄默不语。
  “轰隆隆。”
  “轰隆隆。”
  顺着浑河,一口气炸了四座桥,水流才顺畅起来,水位眼见着就降了下去……
  众人在浑河便忙到天黑,即便水位降了,大家也不敢掉以轻心。
  因为,雨势更大了。
  瓢泼大雨,铺天盖地的洒落。
  大家都到福陵西墙外的营房避雨,屋子里的气氛很是压抑。
  连伊都立那样乐观的性子,也开始害怕,心中后悔不已。
  曹颙在数日前,便想要炸断此处的四座桥,还是伊都立劝下来。
  帝陵跟前动炸药,到底有违臣子之道。
  曹颙晓得伊都立的顾虑,想着毕竟这边的是支流,水量不如干流的那么磅礴,或许水位上不去。
  因存了侥幸,曹颙就没有坚持炸桥。
  没想到,数日之后,浑河的水位已经危急至此。
  这一夜,分外难熬。
  听着外边的雨声,曹颙哪里能睡得着?
  盛京大雨连绵,在众人如此费心劳神下,依旧淹了四块军屯,两个村落。
  还是使了兵丁前往受水灾的村落,将人畜都运出安置,才没有造成太重伤亡。
  江南那边的情形,只会比盛京的情形更严重。
  翻来覆去,直到天色蒙蒙亮,曹颙才昏昏沉沉的睡去。
  次日,却是老天开眼,放晴了。
  浑河的水位比昨晚下降了一尺,水流也由最初的湍急变得平缓起来。
  伊都立站在河边,看着前面被炸毁的桥梁残石,又回头看了看不远处的福陵,欢喜得合不拢嘴。
  见曹颙出来,伊都立笑道:“咱们也算功德圆满,是不是该回城了?”
  曹颙走到伊都立跟前,也像伊都立方才的模样,看了看水位线的位置,随即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这,这就回城。”
  他心情虽愉悦,可身体却很是不给力。
  上马的时候不稳,差点从马上折下来。
  看得伊都立的心提到嗓子眼,随即立时劝阻曹颙暂时留下,打发人回城寻了马车……
  京城,宁宅,产房里。
  初瑜抱着襁褓,看着里面睡得正香的小婴儿,只觉得心都要化了。
  朱氏靠在枕头上,脸上神采奕奕,丝毫没有生女儿、没生儿子的惆怅。
  初瑜见状,暗暗点头,这朱氏不仅性情柔顺,还是个心宽的。
  田氏坐在一旁,眼睛也一直黏在孙女身上。
  初瑜见状,便将襁褓递到田氏跟前。
  田氏小心翼翼的接过:“这小磨人精,终于肯出娘胎……倒是会选日子,同他们干爷爷一个生日……”
  第1365章 惊动
  与其说是病倒,还不如说是累倒。
  自从从福陵回来,曹颙就病倒在床,连生日寿面也是在床上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