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第452章 开播前 科幻片是个巨坑。 ……
  科幻片是个巨坑。
  虽然有流浪地球了,但不管是观众还是从业者都很清楚,流浪地球是流浪地球,其他科幻片是其他,必须分开看。
  当然,科幻片是现代电影的明珠,任何一个导演和演员都不可能没想过要拍一部大热的科幻片,能名留影史就更好了。
  这跟艺术片、传记片都不一样。
  艺术片可能只能名留影史,观众不记得你是谁。
  传记片更需要特需演员。
  投资人就更喜欢了。科幻片的票房一直都很出众,它是全方位的电影类型,不管是单身、恋人、朋友、还是一家人,都可以坐在影院看一部科幻片。
  梁平也不可能不心动,但他一直很理性。
  他现在在杜老板的手底下就是赚钱。
  至于名导光环,他可以等到五十岁以后再去争取,现在先赚钱也没什么不好。
  赚钱的电影拍多了,他也能扩大自己的投资人中间的知名度,以后找到自己想拍的本子也更容易找投资了。
  不过他现在的地位也可以了。
  杜海丰相当信得过他,两人的合作很合拍。
  要是他去跟杜海丰说柳苇想拍一部科幻片,他来当导演,杜海丰能闭着眼睛就把款打过来,本子都不带看一眼的。
  这份信任太沉重了,他反而不敢太冲动。
  柳苇把梁平拉出去吃午饭,刚好梁平也想多听听这个本子的内容,两人叫上梁天南过来开车,找了个饭庄包了个小院子就去吃了。
  柳苇进饭店就看傻眼了。
  这个饭店盖得像个古装片的庄园,里面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园子,食客就在小园子里用餐,当然死贵死贵的。
  不过这顿饭可以挂梁平的接待账。
  柳苇本来还说请客的,进了之后就觉得这饭钱出的估计有点亏,明摆着景占大部分了,饭都是其次了。
  端上饭菜来之后一尝,味道确实普通。不能说不好吃,但绝没好吃到让人惊喜的程度,只能说厨师摆盘的技术很好。
  两人主要是聊天。
  倒是梁天南今天是带着肚子来的。
  他被喊来当司机,进来后却没人理他,梁导这个大爷不管他,他老板也不管他,他就自己坐一边,把桌上的菜全都吃了个遍,这里竟然还有红楼梦里的小莲蓬小荷叶汤——这不就是面片汤吗。
  柳苇一见梁天南也吓一跳。她很久没去公司了,也有大半年没见过他了,红包都是通过微信发过去的,今天一见,发现他竟然胖了!听说都有一百九十斤了!差一点不到两百斤!虽然本来个子就不低有一米八九,但一百九十斤也是一个大胖子。
  梁平还夸:“挺好的,以后出门记得挡你老板前面当个好肉盾。”
  现在看他坐在那里不停的吃啊吃,她有心想劝他少吃点又觉得不好意思说,就只好不管。
  柳苇跟梁平继续说那个本子的事。
  她也提了万自芳的名字。梁平一听就说认识,但是没合作过,不熟。
  梁平:“是万老师的本子啊,她的水平可以,那这事估计不是蒙你。”
  柳苇:“拍《燕燕》的时候认识的费制片介绍牵线,我才见到这个本的。好本是没错,就是真的不好拍。万老师可能不想改本子。”
  梁平:“哦。”
  那更没希望了。
  说不定买这个本还要把万自芳请过来当编剧,她要是真对这个本有这么大的执念,签合同时可能都会要求她也要进组。
  梁平现在已经不太喜欢束手束脚的拍法了。
  不过他能看得出来,柳苇是真的很喜欢这个本子。
  就是演员的眼光有时是说不准的。
  演员的着眼点不同。
  会更注重自己这个角色的发挥程度,对剧本的完整性不会有太多要求。
  而且柳苇已经演过很多电影了,她不是新人,她是尝试过很多类型的演员了。
  这就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她再看角色会更倾向于自己没演过的。
  但她没演过的,未必就真的适合她。
  梁平听她叨叨了一顿饭,都在夸这个角色是多么的天真活泼招人烦。
  “我从来没碰到过这样的角色!”她眉飞色舞的说,“太有意思了!就是……唉……”
  还行,还有理智。
  柳苇:“故事情节设计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万老师是老编剧了,情节切入点很简单,人物设计也不复杂。但是里面关于3023年的宇宙世界就不好设计了。”
  梁平:“你还忽略了一点。我带你拍过的特效片也有两部,像是古装和神话片,这些特效美术设计都有现成的模型,特效公司制作的时候也很容易。科幻片的问题在于衣食住行这些全都有重新设计,要达到能让观众理解的程度。要既有科幻感,又有现实代入。这可不是容易的事。”
  柳苇:“唉,我猜到了。我当时就想,如果真要拍,比如要是让杜老板投资的话,他很可能会直接请日本的特效美术团队来做。他们做设计,上海的特效公司做出来。”
  这样省钱啊。
  梁平点点头:“一个美国,一个日本,太空特效设计这一块还就是看他们,而且人家那边都成熟了,做这个的公司多,更便宜。”
  柳苇小声说:“流浪地球的特效团队……”
  梁平摇摇头:“不是挖不过来,而是杜老板会更倾向用外国公司。”
  柳苇:“为什么?”
  梁平:“报表好看。”
  还是外国的月亮圆那个原因。投资会议上用本地的公司和用外国公司能谈下来的价格不一样,一说是用本国的公司就觉得省钱,一说是用外国的公司就觉得要多花钱,为了显得钱花得很有道理,杜海丰都更倾向于选外国公司。
  他现在跟杜老板接触得多了,更加明白杜老板真的是个纯粹的商人。他投资电影并不是热爱,就真的只是做生意。从电影立项的那一刻起,生意就开始了,每一步的选择都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外国的公司、外国的导演、外国的演员,这都像【陆北旌】一样,属于【加钱】的符号。
  是不是真的需要【加钱】才能请得到?是不是真的必须用?
  不重要。
  但其他的投资人是很喜欢这类信息的。
  钱要看起来花得很有道理才行。
  【柳思思】现在也属于【加钱】的符号了。
  他现在这个【梁导】还达不到这个高度。他现在就像以前的柳苇,是便宜好用的。
  吃完一顿很丰富的午饭后,柳苇完成了她的社交大业,回家继续宅了。
  天气渐渐变冷。
  电视剧开播了。
  柳苇第一次跟很多人一起看自己拍的电视剧,感觉很不一般。
  她旁边坐着宋诚三人,孔泽兰没来,她在公司加班,随时准备跟水军对接,防止出现意外状态。
  陆北旌也不在。他们俩这次在电视剧里扮演了一对夫妻——这个消息是一周前才公布的。
  公布这个消息前,路露和孔泽兰就一直防备着出现粉丝暴动。
  两人也被要求暂时不要同时出现在同一场合。
  路露更是立刻就给陆北旌接了一个访谈节目,把他送出去了,公益性的。
  孔泽兰发现她没有这方面的人脉,最近转而去找路露取经,想也给柳苇搞个公益广告拍一拍。
  路露倒觉得柳苇的公益广告已经拍得够多了,暂时不需要再拍。
  路露:“可以再接几个代言了。你应该筛一下送过来的代言形象,接几个新的短期代言,让大众新鲜一下,接受她现在处于新的时期了。不然大众的印象她就还是之前在老陆公司的老形象,还是那个没毕业的学生。”
  孔泽兰开始筛选市面上年轻女明星接过的广告代言,从中挑选形象好、周期长、负面少的,准备给她选新代言。
  这些都只是基本的准备,但更重要的还是粉丝的反应。
  粉丝对明星来说是一柄双刃剑。
  柳苇和陆北旌的粉丝是没有交际的,他们没有路线冲突,吸粉的方向完全不同。这就导致粉丝对他们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453章 播出1 《燕燕》的宣传拉得很满。几个……
  《燕燕》的宣传拉得很满。几个预告片在央一、央八轮番播,前后都有广告,算是新的尝试,给广告商更多曝光。
  网络宣传也有,这倒是创新性的。
  这方面是由路露牵头,拉着孔泽兰一起搞,等于是他们两家公司找渠道出人脉,央视给背书,广告商给钱。
  本来这件事路露一个人就能办完了,但他觉得应该帮柳苇练练兵,他想把孔泽兰带出来,以后要是他的体力精力跟不上了,陆北旌这边也不至于唱空城。
  所以他教孔泽兰也算是不遗余力。
  杜海丰之前一直没跟上这趟车,本来要是路露的话,柳苇拍电视剧,他是肯定会找杜海丰化缘的,杜老板那么多钱,给谁花不是花,投资柳苇很正常啊。
  但换成孔泽兰之后,孔泽兰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对上杜海丰这等大佬很难全面的保护好自己的艺人,何况她也很了解柳苇了,知道她的事业心并不强,杜海丰的资本局进去容易保不住自己,所以她也没打算认真维护跟杜老板的关系。
  杜海丰反应过来的时候,央视这边招商已经完成了,他是习惯吃独食的,要是挤进去就肯定想把其他人都挤走,让他跟人分一个蛋糕,他有点看不上,就没跟上去,只是跟路露提了两句。
  路露记住了,这回宣传就问他要不要投一笔。
  杜海丰就把他手下的一个投资公司给推过来了,还跟牛兰山提了一句。
  结果就是网络宣传的阵仗比电视台自己的宣传还大。
  本来电视剧走的都是口碑路线,多数都是播出后慢慢发酵口碑,等名声传开了,观众就会追看了,这样下一步卖网络播放权就更好卖了。
  央视根本没想到这一回是还没播出,网上的名声就已经起来了,也有视频网站过来问网播权了,独家一开始就喊到了一亿。电视台当然很开心,这可比他们原本预计的价格要好得多,而且独家也就是一个月的播放周期,保护期最多三个月一个季度,很快就可以卖第二轮的播放权了,这个回钱是相当快的,远比电视台预想的要快。
  这一部回报这么好,下一部很快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电视台里,费丙汤高兴的脚底都发飘,天天见人都笑眯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