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历史 > 君为依(重生) > 第86节
  他正要出门,外面却传来毛大树的声音:“公子,大娘子,杜家四公子来了,说有要紧事求见!”
  杜迁从军营回来了?
  按理说,他骑马去追驴车,脚程应当很快,可为何来得反而比京兆府的官差还晚?
  众人心中甚是疑惑,方孚远赶紧推门出去:“请他进来。”
  杜迁到了厅堂上,匆匆行了一礼:“少将军,方姑娘可还在家中?”
  方孚远眉头一沉:“已经被京兆府的官差带走了。”
  “什么!”杜迁吃惊不小。“怎么会这么快?我到五军营的时候,驴车才送过去不久,还在库房前卸货,连个验铁的师傅都没现身。我一点不敢耽误,立即赶回来送信,京兆府的人怎么会比我还快?”
  众人对视一眼,心中明白梁王早就安排好了一切,熟铁有没有出岔子,无需工匠查验,他已然心知肚明。
  方孚远道:“我听闻杜公子这段时日一直在坊中帮忙,又今日是发现熟铁有问题的大功臣,在下心里实在感激。可杜公子难道不觉得,这一连串的事,发生得太巧了么?”
  杜迁皱着眉,低头细思片刻,缓缓道:“少将军的意思我明白,坊中的熟铁原本是符合标规的,可就在要送去军营的前几日,忽然被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掉了包,坊中应该有个想让方家遭罪的人。
  还有,五军营不等验明熟铁是否有误,便能让京兆府的官差抓人,那么这背后的暗手多半颇有势力,并且还是方家的死敌。”
  他抬头望着方孚远:“少将军在朝中可是得罪什么人了?”
  “我并不结党,又常年在漠北驻守,这段时日才把京中的大小官员认全,并没有机会得罪他们。可舍妹在京中却有一个死敌。”方孚远沉声道。“就是皇商何家的掌家人,何龄。”
  杜迁的双眼兀地张大,望向站在一旁的余照:“那日在工部府衙向方姑娘发难的,就是何龄吧?”
  余照点点头,方孚远和左思音却大吃一惊:“还有这样的事?”
  杜迁把争单那日的经过一说,众人心底的猜疑更为笃定。
  左思音道:“自从逸儿同梁王结亲又断亲,何龄便对她恨得不行,曾经还派人对她下死手,只可惜证据不足,逸儿只得暂且忍了这口气。如今又来这么一出,真当我方左两家拿她没办法么!”
  杜迁想起什么:“我在京中的时日虽然不多,可也听说过何家与梁王是有生意往来的,何龄更是倾慕梁王。少将军,左娘子,我心里有个大胆的猜测,不吐不快,还请你们莫要传扬出去。”
  方孚远见他说得甚是郑重,忙道:“杜公子放心,今日不管说了什么,我们都烂在肚子里,绝不会传到外头去。”
  杜迁点了点头,压低声音:“我觉得,坊中熟铁被换一事,多半同何家有关,只怕还有梁王的手段在里面。”
  方孚远大为诧异,心想杜迁一个才到京都不久的局外人,怎么会推测出这些。
  “杜公子,这话从何说起?”
  “请少将军细想,何家只是一介商户,就算在朝中与不少大臣做上了生意,又怎会有这般通天的权势,能把私铁坊、五军营,还有京兆府的人都拢在一处?
  我见过那位何姑娘,她不是什么聪明的人,如此周密的计划,绝不会是她想出来的,只有那位明面上瞧着诸事不管的梁王,才有这般心机手段。”
  他一番话,听得方孚远更是心惊:“杜公子,梁王素有贤名,你如何看出他心机深沉,会对我们方家下手?”
  杜迁语调平稳,似乎早就成算:“这不难推测,方姑娘与梁王断了亲,左娘子也与梁王断了亲,两个梁王得不到的人,如今都在方家,他心里岂会好过?再加上何龄与方姑娘有旧愁,她一定会在梁王面前煽风点火。”
  说着,他眉头一皱:“只是有一点我实在想不通,梁王是个闲散的王爷,如何一下动用朝中这么多的势力?”
  左思音忙给方孚远递了个眼色,方孚远立即道:“杜公子的推测与我们几人丝毫不差,只是梁王心思诡谲,他到底在想什么做什么,不是我们能猜得到的。眼下逸儿被京兆府的人带走,还是救她要紧。”
  “是是是!”杜迁点头不已。“我说起梁王与何龄的事,也是想帮少将军,看看能不能从哪里着手,好把方姑娘救出来。”
  说话间,他望向坐在一旁沉默不语的魏临:“这位莫不是魏临公子?”
  魏临眼中闪过些许惊诧:“杜公子认得我?”
  杜迁摇头:“今日发现熟铁被换后,方姑娘命人去寻一位叫魏临的公子,请他到坊中查探,我就知道这位魏公子一定是方姑娘的心腹。眼下屋子里只有你是我不曾见过的,但却又能坐在一边细听原委,所以你多半就是魏临。”
  “杜公子如此聪慧,不得入朝局,真是可惜。”魏临起身一拜。
  杜迁的眸光暗了暗,苦笑道:“家训如此,我也只能遵循。事情已经说完,我不好久留,诸位放心,家兄同京兆府府尹王实因有些交情,我现下就回去打点,等过两日梁王的警惕松懈下来,我一定想法子,进去见方姑娘一面。”
  方孚远拱手:“先谢过杜公子。”
  杜迁回了一礼,匆匆推门离开。
  “逸儿的事,难为他如此上心。”方孚远关紧了门。“杜迁是个聪明人,方才看来,应当是瞧不上梁王与何家,这才把心底的推测全都说出来。否则,刚才那些话若是被有心人听了去,只怕杜家满门都要遭殃。”
  左思音点头道:“杜侍郎行事素来身正,他教出来的儿子也差不到哪里去,京兆府那边有他帮忙打点,逸儿应当也不会受太多罪。”
  她回身望向魏临:“魏临,逸儿被京兆府的人带走,她送去军营的熟铁又的确不合标规,都察院那边一定会对我方家发难。少将军要去应付一番,走不开,我也得回左家去,让祖父请那些与他相熟的官员,在陛下面前帮着说说话。铁坊暗桩的事,就拜托你了。”
  “左娘子放心,暗桩的事包在我身上。”
  见他要出门,左思音对余照道:“照儿,你去送送魏临。”
  余照答应着去了,和魏临一同走到大门前,心里的着急有些忍不住,涌上喉头,甚是哽咽:“魏大哥,梁王怎么会这么心狠,居然要把姑娘下狱!姑娘的身子这几个月才好了些,那大牢里又阴暗又潮湿,姑娘如何遭得住!”
  她说着流下泪来,魏临忙抽出帕子,动作轻柔地擦拭着她的眼角:“照儿别慌,我们有这么多人在,一个梁王怕什么?再说了,你家姑娘这几年在京中,也不是白白布局。按理说,她被京兆府带走的消息,眼下早该传遍全城,这会顾娘子多半要来你方家拜访相问,可她却并没有过来,你猜是为何?”
  余照愣愣地仰头:“难道,难道她根本不知道?”
  “没错,你家姑娘与城中不少贵家娘子和姑娘交好的事,梁王心知肚明,所以他根本不敢让京兆府的人把消息传开,否则没等都察院拿出弹劾方家的罪名来,事情就闹大了,大家找人去五军营一看,发现方家的熟铁才刚送过去,根本没到查验工匠的手里,岂不会察觉是有人在摆弄方家?京兆府那位王府尹,要是因此顶不住压力,把你家姑娘放出来,梁王不就白白谋算一场了?”
  余照捂着心口,暗自震惊许久,才缓缓道:“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多的利害关系……魏大哥,可我还是替姑娘着急。从前我跟着姑娘,她主意多,我只管听吩咐做事。
  如今姑娘不在,我心里实在慌乱得很……要是,要是江国舅在就好了,他最担心姑娘了,他在的话,今日京兆府的人未必能把姑娘带走!”
  魏临叹了口气,余照说的没错,如果自家公子没去山南,就凭他那个奉旨浪荡的名头,和一身卓绝的武艺,往方家门口一站,哪个敢把方如逸强行带走?
  这件事若瞒着他,只怕回来后不知要怎么在梁王府大闹,还是早点告诉他为好。
  魏临想了想道:“我今日便派人给公子送信。”
  --------------------
  祝宝子们2024年很快乐!很健康!
  第108章 返京
  ======================
  玄海滨。
  一名采珠人从海里探出头,四下张望一阵,忽地紧张起来。
  “江国舅!江国舅!”
  他喊了两声,海面上却并无一人露面。他大惊失色,忙钻回海中,奋力下潜,在海草丛中扒拉片刻,仍旧没有发现江与辰的身影。
  心里一着急,口中的气便有些憋不住,他的四肢快速滑动,浮出水面换了口气。
  “江国舅!江国舅你在哪!”
  他望着平静的海面,简直要哭了。
  昨日,左将军请他到军营里,说江国舅想亲自去海中采些南珠,让他这个采珠好手带着一块去。
  江与辰是京都来的显贵公子,又是皇后娘娘的亲弟,他哪敢真让对方下海采珠。今日一道海边,他便千叮万嘱,请江与辰务必在海滩上等着。
  没想到刚脱下外衣的功夫,这江国舅居然已经下了水!
  他只好跟着跳进海中,采珠的心思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一心只想让江与辰安然无恙地回去。
  可江与辰似乎是个颇识水性之人,在海里泡了小半个时辰,瞧着也不妨事。
  他渐渐放心,这才埋头开始采珠,谁知刚寻了两颗,方与辰就不见了!
  “江国舅你快出来罢!别吓小人了!”
  他抖着嗓子喊了一阵,可来来回回的,却只有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他没法子,正要再钻进水里找一找,不远处突然传来“哗啦啦”的水声。
  他探头望去,只见江与辰大口喘着气,一手举着三只珠蚌,另一只手在脸上抹了两把。
  “江国舅!”
  他惊喜万分,忙游过去,一把拉住江与辰的手,道了句“得罪”,扯着他飞快往岸上游。
  不多时,两人上了岸,采珠人总算松了口气:“江国舅方才一直不露面,真要把小人吓死了!”
  江与辰看他一眼,脸上带着闲闲的笑:“这就要吓死了?你是在海里讨生活的人,什么风浪没见过?怎么胆子反倒小得很。”
  “江国舅,你是皇后娘娘的亲弟,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小人的祖宗都要被挖坟了!小人便是有十个胆子,也担不起这样的大罪啊!”
  江与辰仰头大笑,海边的日头照在他恣肆随性的脸上。
  他在海边一月,晒得黑了些,身子在海水里腾跃了好些时日,练得更为健壮,此刻上了岸,水珠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缓缓流动,爬过他块块分明的胸肌和腹肌,在天光下甚是耀眼。
  采珠人把珠蚌从腰间的篮子里掏出来,在岸上一一摆开:“江国舅的水性真是好,要不是小人知道江国舅是在京中长大的,只怕要以为国舅是我们海边人家的公子。”
  “玄海滨我常来,识得些水性罢了,跟你们采珠人相比,不算什么。”
  江与辰没被恭维话冲昏了头,双手在腰间摸了两回,把珠蚌全都拿出来,扔在沙子里,拍了拍手又要下水。
  采珠人一下跳起来,拉住他道:“江国舅别再去了!这些珠蚌尽够了!”
  江与辰回头数了数:“我摸上来的不多,只能做副耳环和钗子……”
  “小人这里还有好些个,便是串把项链也足数!”
  见采珠人满脸紧张,江与辰不去为难他,点头道:“行吧,都打开瞧瞧。”
  采珠人从腰间摸出一把小刀,拿起一只珠蚌正要划开,远处却传来奔马的蹄子声。
  江与辰侧头一看,是左仲的贴身护卫。
  护卫收住马,刚落地便举着一封信高喊起来:“江国舅!京都有信来!说是十万紧急!”
  江与辰心里咯噔一下,只当是傅杉那边出了什么岔子,立即展动身形,倏忽间到了那护卫面前。
  “怎么回事?是谁送信来的?”他拿过信,边拆边道。
  护卫喘了口气:“是魏临派来的武师,说是方姑娘下了大狱,旁的没细说。”
  江与辰猛地抬头:“方姑娘?下狱?你没听错?”
  “没有,那武师说事情原委都在信里写着,江国舅一看便知。”
  事关方如逸,江与辰心里一下乱了。他的指尖微微颤抖,抽出折简来,试了好几回才勉强展开。
  魏临的信写得甚是详尽,连方左两家准备如何相救方如逸,都记得一清二楚,显然是存了不想让他担心的意思。
  可江与辰心里却越发地慌。
  傅杉的事,三日前就办完了,他想着玄海滨的南珠甚好,既然来了,自然要给如逸带些稀罕的回去,做成头面饰物,好叫京中女眷狠狠羡慕她一番。
  却没想到,不过耽搁了几日的功夫,她居然被梁王算计,还下了大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