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历史 > 君为依(重生) > 第119节
  陈殊摇头:“并没有。”
  “张家一倒,他便知道如何才能保全自身,这张焦果然有些胆识。前些时日,史开宗把手底下的西郊大营交给了他兄长,想来张焦握着的,就是西郊大营的机密。他手里的消息可真?”
  “应该确凿无误,听说是张烈和张焦的亲身父母,从张烈那偷偷拿到的。”
  元轼眉梢微动,嘴角露出满意的笑:“看来这张家,也不是铁板一块。”
  他思索片刻:“告诉张焦,若他手里的消息有用,本王可以考虑放他一马。但张烈一家必死无疑。”
  陈殊点头:“下官明白。”
  “张氏女还没找到?”
  “还没有。”陈殊犹豫了一下,又道:“太子和左家那边安静得很,瞧着没有什么异动……”
  “太子?”元轼猛然喝道。“太子已死,哪来的太子!”
  陈殊沉默了一息:“王爷说得是,下官的意思是……伪太子和左家。”
  听见“伪太子”这三个字,元轼渐渐平静下来:“左光路早就解甲归田,就算他藏身在左家又能如何?不过是多苟活几日罢了。”
  “王爷想什么时候拿下左家?毕竟那里藏着伪太子,下官怕夜长梦多。”
  元轼冷笑:“无兵无权,他们起不了势。等过完年,本王登基改元,自然能把那些在左家、史家、方家手底下的军队全都收回来。到那时,什么实据证词,还不是本王一个人说了算!”
  转瞬间,他想起方如逸,眼中发狠:“这段时日,便让那方氏女好好看看,与本王作对,会是什么下场。”
  “王爷不好了!”一名小黄门匆匆奔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禁军……禁军那边闹起来了!”
  元轼猛地看向陈殊:“怎么回事,你的五军营难道还控不住那些禁军?!”
  不等陈殊答话,小黄门先道:“王爷息怒,这件事与陈将军的五军营没什么关系。而是傅世子在闹,五军营的人知道他是汝阳王唯一的亲儿子,不敢对他下狠手。”
  元轼的眉头却越皱越紧:“倒忘了他。这个傅杉,虽说管着禁军,也不过是个挂职的,从没见他去过。如今出了事,他却冒了出来,非要显摆自己禁军统领的身份。”
  陈殊有些担忧:“王爷,傅世子和江与辰私交甚笃,只怕是听说了江与辰被下官拿下,这才闹了起来。”
  元轼甩了甩衣袖,上前几步,立在龙椅左侧:“那就见见他。”
  小黄门得令去了,不多时,傅杉果然挎着剑出现在殿外。陈殊心头一紧,不自觉握住了别在腰间的刀。
  可傅杉刚到大殿门口,却忽然停住脚步,伸手解下佩剑,搁在地上。
  看见此举,陈殊和元轼惊讶地对视一眼,傅杉此行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么?
  思忖间,傅杉已然进殿,双手在胸前交叠,肃然跪下,却不是对着殿前龙椅,而是正对元轼。
  他行了一个叩拜九五至尊的大礼。
  元轼昂起头,并没有躲:“傅世子这是何意?”
  傅杉起身,立在殿中,正色道:“陛下殡天,太子已殇,元昭国本所系,当为王爷。”
  元轼紧紧盯着他,他的脸上一派从容坦荡,瞧不出别的心思:“礼,虽当如是,可傅世子是不是太着急了些?”
  “王爷何出此言?自从陛下辍朝以来,中朝诸事乱糟糟的,臣虽居家养病,可眼中实在太看不过了些。今日得知陛下和太子两番噩耗,又见陈将军在王爷的命令下雷厉风行,不过短短半日,便把张家和江家两门统统拿下。臣此时才知,朝野之中,究竟谁才是真心为了元昭基业着想。”
  元轼眉梢微动,余光落在身侧的那把龙椅上:“傅世子今日一番慷慨陈词,倒叫本王惊讶万分了。”
  “王爷不必惊讶,臣来见王爷,也不是毫无所求。”傅杉眼中露出一抹恨意,怒视着站在一旁的陈殊。“想必王爷也知道,因为陈氏女,臣与家父素来不合。臣也不怕陈将军听见,令妹一心想害死我,我岂能一味忍气吞声!”
  一句话说得陈殊别过头。
  自家妹妹的行止,他早就心知肚明。可如今妹妹嫁去了汝阳王府,暗中在谋划些什么,他也无从知晓。
  只是没想到,傅杉的重病,竟与妹妹有关。
  “陈将军,你我素无旧怨,我听外祖说过,当年令妹想嫁进汝阳王府,你一开始是阻止过的。这件事,从头到尾与家父脱不了干系,我恨他,他也厌恶我。”
  傅杉抬起头,咬牙道:“王爷,家父手中并无多少实权,而臣手里却捏着禁军。算来算去,若王爷保臣一命,这笔买卖,王爷绝不会亏。”
  元轼冷眼望着他,心头的思绪绕了几番,许久才缓缓开口:“世子想保命,本王可以理解。但世子与江家往来密切,本王却不得不提防。毕竟那是通敌叛贼,本王怎知世子就是清白之身呢?”
  “空口无凭,就算臣说破了嘴,只怕王爷也不会信。”傅杉沉声道:“世子妃许风禾已有身孕,又是医女出身,臣愿送她进宫,陪伴梁王妃。”
  此言一出,倒让元轼不知该如何拒绝。
  天底下哪有主动把怀孕的妻子送进宫,做人质的丈夫?!
  即便是眼下做着谋反的大业,元轼都不敢把即将临盆的陈知吟,藏到自己掌控不了的地方去,更何况是他人。
  看来这个傅世子,和汝阳王一样的心狠手毒。
  可堪大用!
  汝阳王对自己无所求,没有把柄捏在手上,多少有些抓不紧。
  可傅杉不一样,若没有自己力保,他跟他那世子妃,还有肚子里的孩子,只怕活不了多久。
  想到这里,元轼安心不少,他望向陈殊,忽然觉得,此人的狠辣比起傅杉来,多少显得略输一筹。
  不过,傅杉此人究竟能信几分,还得试探一番,才能知晓。
  元轼从龙椅边飞快而下,走到傅杉面前郑重地拍了拍他的肩:“世子遭遇如此,本王必当分忧。刚好眼下本王身边人手不够,有些个要紧事,还需世子出力才好。”
  傅杉拱手道:“王爷但说无妨。”
  “你自小就与江家熟识,江介父子的性子,没有人比你更清楚。本王想着,那江与辰是个赖皮的主,若非朋友相劝,只怕他不会说实话。当然了,他一个通敌叛国之人,多半有些嘴硬,若他不肯说实话……”
  “若他不肯,臣自当打到他肯说为止。”傅杉冷冷道。“毕竟证据已出,谅他有千万般的本事,难道还想翻身不成?再说了,若是被这样的人翻起身来,将来王爷的大位,只怕也坐不稳。”
  “好!”元轼大笑几声。“本王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从袖中取下一块令牌:“事不宜迟,还请世子今日便去刑部审问。”
  傅杉接在手中,行完礼,径自去了。
  望着他的背影,陈殊皱眉道:“王爷就这么信了?”
  “信与不信,且看他今日如何做。”
  元轼冲殿门外看了一眼,立在门前的宫女点头离开。不多时,殿内摆上来一桌酒菜。
  “陈将军,今日你擒拿逆贼有功,当赏!不如就留下来,陪本王饮一杯,一同等等狱中的消息,如何?”
  陈殊不好拒绝,又想着快快知道傅杉是否真的会对江与辰下狠手,便拱了拱手,答应留下来一同用膳。
  酒过一巡,一名小黄门匆匆进殿:“王爷,陈将军,汝阳王府的世子妃进宫了。”
  元轼握着酒盏,惊讶地看了陈殊一眼:“这傅世子还真是个能办事的人,本王还以为世子妃得明日才进宫。”
  陈殊却有些忧心忡忡:“王爷,小女福薄,担不起世子妃的照看,不如就在宫中另择一处院落,安置了就好……”
  “陈将军,本王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元轼打断他的话。“令妹同傅世子有仇,你自然不敢把女儿交到他夫人手中。可你别忘了,许风禾是医女,医者仁心,不会对腹中的孩子下手。再说了,用人不疑,若是本王让世子妃另住他处,傅世子知道了,会怎么想?”
  陈殊默然无言,自家的女儿进了宫,又被梁王捏住,他便是有通天的手段,也无法施展了。
  酒过二巡,方才通禀的小黄门又奔了进来,低头道:“王爷,刑部传来消息,傅世子对江国舅用了重刑。”
  “多重?”元轼慢条斯理地吃了口菜。
  “刑部的人进去看过,说是人已经晕过去了,身上的丧服全粘了血,皮肉粘在一起,衣服撕都撕不下来。”
  元轼满意地饮了口酒:“傅世子不亏是在军营里待过的人,手段还是有一些的。”
  他想了想又问道:“江介呢?”
  “江首辅年纪大,不好用刑,傅世子便着人轮番地倒班,不让江首辅睡着。”
  “很好。”元轼倒了一杯酒。“告诉傅世子,收着点,要把他们的性命留到年后。”
  小黄门应了一声,刚要退出大殿,门外又匆匆跑进来一名侍女:“王爷,宫外传来消息,说方老将军的女儿刚刚去了徐翰林家。”
  --------------------
  第152章 回旋
  ======================
  “徐瑞?”陈殊疑惑不解。“那方氏女找他做什么?”
  侍女道:“暗探说,方如逸似乎已经发现徐翰林是王爷的人,所以特意登门,想请徐翰林为江家求情。”
  元轼嗤笑一声,猛地扔掉筷子:“她倒是会盘算!”
  筷子落在殿中,跳得人心惊胆战,传话的侍女连忙跪下:“好在徐翰林是个拎得清的人,方如逸求了半晌,都跪下了,徐家还是闭门拒客。”
  “徐瑞是个明白人。”元轼眼中露出满意的眸光,顿了顿又道:“那方如逸真的跪了?”
  “跪了,听说跪了小半个时辰,嗓子都喊哑了。侍女扶她回去的时候,她差点都起不来。”
  元轼脸上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她这身子骨还跟刚来京都时一样,弱不禁风。”
  陈殊道:“王爷,现下怎么办?那方氏女在京都住了不过几年,便把生意做得这般大,可见是个有能耐的。虽然我们没有证据立即拿下她,可若是任凭她在外头招摇,恐怕对我们也是不利。”
  元轼不耐烦起来:“一个弱女子罢了,能翻起什么浪?她那些生意,不是靠着江与辰,就是靠着王家、顾家,她何来什么能耐,只是有些小聪明而已。
  如今这几家都自顾不暇,她在京中也生不起什么事。你给方老将军写封信,就说朝廷招他父子回京。等他们回来之后,全家一起办了。”
  “是。”
  ……
  方家老宅。
  方如逸匆匆写完最后一笔,一面将信纸搁在灯罩子上烤,一面对余照道:“只怕明日梁王就会让朝廷召爹爹和哥哥从漠北回来,这封信你今夜就让魏临派人送出去,务必要赶在朝廷的公文抵达前送到。”
  余照连连点头:“姑娘放心,魏大哥已经派了几个好手过来,想来不会出什么岔子。”
  “那就好。”
  方如逸起身走到窗边,支起窗格子,朝院中张望,余照忙拿过来一顶貂绒袄子的大披风:“姑娘仔细冻着,等张姑娘的事办妥了,大树一定立马回来,禀告姑娘,不必开着窗专等他来的。不如先安歇吧?明日还要去刑部大牢呢。”
  方如逸摇了摇头,仍旧站在风口:“话虽如此,可眼下情势紧急,今日我虽在徐家门口闹了一出,把梁王安排在徐家附近的那些暗探都引了过去,可万一有漏的呢?总要等到大树回来,我才安心。”
  说话间,院子里传来动静,两人定睛一看,是毛大树!
  余照连忙奔出去,把人接到外室。等不及毛大树身上的冷气退散,方如逸便开门出来,急急问道:“怎么样?”
  毛大树拱手道:“姑娘安心,人已经送进左家了。”
  方如逸松了口气:“如此甚好,太子和盈儿有左大将军护着,我们在外头也可以放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