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京城物理研究所因此一战成名!
  而这段期间,跟随宋问声验证文章的,基本上都是四十岁以内的「年轻人」。
  是的,四十岁的年轻人!
  在科研界,四十岁是一个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又年富力强的年纪,但是和物理演技所那些五六十的老大爷来说,是很年轻的了。
  这些年轻人也没有说宋问声一进来,就看不起他年纪轻啊,这是小说里的情节。
  这么多轰动世界的成果都出自于宋问声,他们早就把宋问声当成老一辈科学家了,咳咳。
  所以在宋问声过来的时候,十分尊敬。
  宋问声领着他们做实验也觉得十分愉快,在愉快之余,他还不忘记传授他的很多本事,比如说研究湍流的一些小窍门,这些都是他自己结合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出来的,或者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这些都是财富,京城物理研究所有些受宠若惊。
  更不用说宋问声帮他们在国际上扩大了名声。
  在离开京城物理研究所,回到实验室的时候,宋问声才有时间来整理他前段时间关于不对称催化的实验成果。
  这些实验成果,将会被他写成一篇论文,发给《nature》。
  谢冠有些好笑,“所以我也要成为跨行人士了?”
  “那算了。”宋问声佯装要删掉谢冠一作的名字,眼角却在悄悄瞄着谢冠的反应。
  谢冠叹气,“原来我的辛勤劳动这么不值钱!”
  宋问声:“……”一时间竟然不想说话,“一作都给你了,你不要太过分啊!”
  “逗逗你。”谢冠眉目和煦,虽然没有嘿嘿笑,但是宋问声总感觉他有点欠揍。
  修改之后,他将这篇论文投给了《nature》。
  投出之后,他没有开心的意思,反而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
  谢冠十分关心他,问他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
  宋问声拄腮,眼神不知道落到了哪里,他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是这个样子的,“虽然找出了几个不对称催化剂,但是他们为什么能够不对称催化呢?手性催化剂和不对称诱导性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理论可以指导手性催化剂在合成当中发挥作用呢?
  而且现在大家研究的手性催化剂,都很昂贵,复杂,我们能不能做到像其他一些金属催化剂那样可以回收呢?这样是不是可以减少一点成本?”
  他的嘴巴如同冲击炮一样,接二连三的说。
  谢冠有些无奈他的天马行空,但是也十分支持他的想法,所以拿出了一张白纸,将宋问声刚才提到的两个主要问题记录在纸上。
  1?手性催化剂的选择性理论;
  2?手性催化剂是否可以回收;
  “试一试?我有预感这里面一定有一个不得了的东西藏着!”谢冠微笑着伸出手。
  “嗯!”宋问声一时间感觉他的眼睛里藏着小星星,他重重点头,手拍在谢冠手掌中,“既然有这么多疑问,那我就一个一个来解决它!”
  笔尖在两个问题之间点了点,然后游移到了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回收催化剂至少是有些思路的,比如说找一个载体,不过负载化催化剂会增加成本。”
  谢冠想了想,“如果是用得多次,那么增加的这些成本也就不算什么。”
  催化剂用完之后,量是不会减少的,能回收回来,总比每次都要付出催化剂的成本来。
  不过如果是过于复杂的程序,才能负载催化剂的话,那也不算特别值。
  兜兜转转,宋问声还是想到了碳纳米掺氮杂材料,碳纳米作为基底的负载材料是相对较好回收的,氮杂基团就用来催化。
  所以第二个问题,宋问声想想已经被解决一半了。
  至于另一半,他打算和穆教授课题组的林教授沟通一下,他是材料的专家。
  然后就是第一个问题,关于手性催化的选择性,他还一筹莫展。
  也许需要通过做一些比较经典的能够体现手性催化的实验,来寻找他想要的那种灵感。
  解决了宋问声目前所想,宋问声也询问谢冠现在的进度。
  “有点灵感,”谢冠说,“所以现在我喜欢去音乐教室找找灵感。”
  “难怪我现在去数学院找不到你。”宋问声沉吟,“要不然我也去听你弹琴找找灵感?”
  但很快,宋问声自己就否决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他的灵感比较适合在实验室里找出来。
  十一月,京城这里的白雪覆盖了一层又一层,宋问声也有些不想动,他想把自己封印在被子里头。
  一个被被子盖住了大包蠕动了两下,最后还是钻了出来。
  谢冠已经煮好了早餐,就等他起床了。
  今天宋问声还有比较重要的事情,所以也要起来了。
  他匆匆赶到数学中心,因为他们党、员已经有超过三个人了,上级领导予以批准他们成立支部。
  这件事情拖了又拖,是学院方面看不下去了,催促的。
  宋问声还不是党、员,在选举之后,由赵力庆成为支部书记,另一位党、员成为副书记等,并且上报组织部门备案。
  他们要做的是组织党、员开展政治学习,教育等,还有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
  开会的人都知道,他们的重要目标就是宋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