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可能是烤鸡翅加油多了,突然间蹿上来的烟气把宋问声呛了一下,其实他是觉得潘教授说的话太夸张了。
  困难是有的,应该也没困难到弄不出就死人的地步,如果真的特别困难,应富华肯定会继续申请外部技术支持。
  整个基地里看到的研究人员基本上都是中青年的学者,应富华找这个些人来,还不是得了上面的人授意,那些顶级的大佬年级大了,不轻易动弹了,但是要是申请技术支持,还是可行的。
  现在没有申请,就是没有严重到那一步。
  不过他也正好找一个机会去插手别的小组的研究,既然潘教授递这个橄榄枝过来,他怎么样都要接。
  当下神情就变得有些担忧的模样,“唉,是啊,要绕过专利有点难,”他思考了一下,为难道,“其实我对这方面挺感兴趣,也就不拒绝潘教授的邀请了,就当做是拓宽知识面好了。”
  两个人各怀鬼胎,在吃了一顿烧烤之后也「老宋」「老潘」的叫起来,那样式曹能能看到了都要感觉自己的狗腿位置不保。
  这顿烧烤之后,大家的关系肉眼可见的融洽了许多,平常各顾各组队吃饭的,现在也可以互相打招呼了。
  光刻胶的报告很快就送回来了,应富华亲自过来勉励了几句。
  他们虽然提前完成了任务,但是还不能回去。
  任务没有攻克,他们都要留在这里。
  工作还是要继续安排。
  也许其他光刻胶也有好东西产出呢?
  宋问声让曹能能和吴勇他们的研究继续。
  富勒烯衍生物小组这边,宋问声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需要他们继续更深入的研发。
  研发人员微愣,“现在已经5-10nm了,那再下一步是不是3-5nm了?”
  宋问声轻笑,目光坚定,“既然能做,我们就要在做到最好!也许我们还能突破到1-3呢?”
  研究人员默了,都没有反应过来,宋问声最后一句话是唬他们的。
  现在还没有1-3nm制程的光刻机呢!
  作者有话说:
  (1)第二更哈哈;
  (2)谢谢大家的支持!感谢在2022-08-20 20:17:10-2022-08-20 23:49: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咩雾排骨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4章 大胆设想
  虽然宋问声是唬他们的, 但是也成功激起了研究人员的热血。
  提前了他们实验应该怎么继续下去之后,宋问声就往老潘实验室那边去了。
  那边的实验室有很多真空操作设备,精度很高的光学镜片,表面所有的坑洼都会控制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之内, 甚至不允许有任何一粒灰尘的存在。
  即便能够打磨出这样的镜片, 还需要强大的工业测量技术作为支撑。
  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现在所不具备的。
  要实现上面的要求, 工程量是很大的,难度甚至不亚于两弹工程和登月工程。
  他一过来, 老潘就有些兴奋的和大家介绍,“这是宋问声宋院士,我邀请他过来咱们这里参观指导,你们做自己的。”
  大家好奇的眼神在宋问声身上转了一圈, 又回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光刻机绝对不是一个小东西,dua光刻机的透镜系统镜片就有四十来块, 叠加组合在一起,都有人这么高,更不用说精度更加大的深紫外光刻机。
  老潘带他把光学镜头小组都参观过了一遍,还把隔壁的给介绍了一下。
  这一个大组是照明系统大组,里面分光学镜头, 工作台系统等等。
  光是光学镜头里又分大大小小的镜片,比如物镜等等。
  现在的镜片材料大部分都是用石英材料, 并且光源和镜片之间的联系紧密,光源长时间照射会影响光学材料的性能, 光学材料的性能又会制约工作波长的选择。
  所以二者之间能选择的余地很小。
  现在也很难提出什么新的光学材料, 这么紧的工期, 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要验证。
  所以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宋问声想了很久, 也想不到自己在光学镜片上能够帮助什么, 只是看了一些数据,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他们和光刻胶小组合作一下,会有奇效。
  其实光源的工作波长,不只是受到光学材料的制约,还有光刻胶,宋问声研发的光刻胶路子很野,和其他的不一样。
  可以在193nm的深紫外光下使用,也可以在13.5nm的极紫外光下使用。
  而且这款光刻胶还有很多功能急待开发,它的自由性很大,就和碳的四条键一样,可以有无穷的变换。
  宋问声在光学镜片这里用不上劲,但是他观察之后发现,他在光源上可以有所改进。
  只要光源和光刻胶选择的余地多了,那么光学材料选择的余地是不是多了?
  整个下午,宋问声拿着一大沓厚厚的草稿和老潘比划。
  老潘听着确实像那么一回事。
  他们这些配合研发的,多多少少对需要配合的地方有些了解,看宋问声写出的公式和理论,老潘忽然间觉得,应该就是这样的!
  看着宋问声认真的模样,老潘还觉得有些对不起这小老弟,之前还想骗人家过来指点指点,现在看人家是真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