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此话一出,遍地无声。
  仿星器和托卡马克一样都是实现核聚变的一种方式。
  核聚变的难点在于聚变的产生还有聚变物质的约束方法。
  托卡马克的磁笼产生需要等离子体电流,但是仿星器不需要,仿星器的外部设计得很复杂,是直接通过外部线圈产生扭曲的环形磁笼。(1)
  仿星器设计复杂,而且现在我国和仿星器制造国家没有更高级别的官方合作。
  再说了,我国研究核聚变已有几十年,几十年前,最重要的就是保障民众的吃穿住行,相比之下,更加经济划算,又是主流,还是老大哥提出建设设计的托卡马克更加吃香。
  虽然仿星器在我国遇冷,但是也是有一部分人支持,万吉教授就是当年主持建设仿星器的学术带头人。
  这套未完成的仿星器还是从德国淘汰下来的,但是后面因为种种原因,诸如关系恶化等等,帮助建设的德国人员离开了,只能在这里不了了之。
  再没多久,万吉教授车祸去世,仿星器一领域被彻底打落凡尘,最后一口续命的气都没有了,只能空置在这里。
  问问题旁边那个教授撇撇嘴,看了他一眼,又收回了眼神,讽笑道,“口气倒是不小,可控核聚变,花费我们多少时间精力,现在点火才超过一千秒,你说你三年内能做出来?我不信。”
  去年2022年,华夏的科研经费超过2.2万亿,位居世界第二。
  一个是医药方面科技得到不少突破,所以要加大投入,一个是在大数据、5g方面投入诸多。
  但是2.2万亿摊到那么多高校、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里也是不够的,更不用说经常还有类似于光刻机这样的紧急攻关。
  这么多人在台下质问,台上只有宋问声一个,他只身面敌,目光无所畏惧地扫视着下方,整个会场里好像只听见他的声音一般。
  “那我只需要京城那套未完成的仿星器,还有一些人员调动以及一些特殊仪器的特殊渠道,钱,我自己筹措,一年之内,如果我有什么重要进展,我要一百亿的研究经费。”
  下面的人纷纷摇头,说,“没有这种先例。”
  秦院士轻咳了一声,站起来说,“这件事情我们要再讨论讨论,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虽然没有马上得到结果,但是宋问声已经流露出无可匹敌的自信。
  前面钓着鱼饵,鱼儿绝对会上钩!
  三天之后,宋问声整理了一篇文章投给了prl,这是一篇涉及等离子体相关理论的研究。
  冷核聚变中的涉及领域之多,不可能透露一个相关理论就相当于透露了整个聚变研究出去。
  他们可能只会觉得宋问声再这方面又有大的成果出来。
  所有的事情,宋问声都要等待。
  在等待之中,他突然间对新文有了灵感,他决定存点稿开个新文。
  在他发出第一章 的时候,还没有五分钟,下面就已经有评论出现了,等宋问声洗完澡回来,就看见下面堆了层层的高楼。
  “大佬居然有空开新文了,呜呜呜”
  “期待新文,不愧是科普性质很强的大佬,第一章 穿越就给我整硬核的。”
  “大佬年纪轻轻就有两套房了,我的左心房和右心房呜呜。”
  ……
  宋问声看得欢乐,逐个的给他们点了个赞,还回复了他们评论。
  本来一些网友就很无聊,娱乐圈整改,汪封也不发歌,没有大新闻,这些听说宋问声开始码字了,这些人就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猎手一样,一下子涌入了小黑站。
  甚至还有些人不是小黑站的粉丝,直接注册了一个黑站账号来看宋问声下面的评论,期待宋问声翻牌子。
  和粉丝们的互动,有时候可以让他远离烦恼。
  ……
  上面对这件事情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一些人认为宋问声创造了这么多回奇迹,有这么多成果,一直以来又不是那种没有把握口出狂言的人,人品还是值得信任的。
  而且秦院士还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合城等离子体研究所,宋问声出声提醒托卡马克出了问题的事情。
  如果没有宋问声的提醒,他们很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从这件事情当中也可以看出宋问声对托卡马克装置的了解。
  现在热核聚变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商业化,那为什么不能换一个路子试试呢?也许就真的出来了。
  代价不过也就是那堆京城等离子体研究所的废物而已。
  也就是最后一句话让大家的争论落下帷幕,大部分人到后面都倾向于同意了。
  所以最后通知到宋问声那边的结果是“同意他开展冷核聚变的秘密研究,保密程度:最高级别!”而一同下来的,还有上头东挪西凑的一百亿研究经费,其中有五十亿是j方那边支持的。
  还有京城等离子体研究所那套半成品仿星器,以及部分人员调动权等等。
  这一百亿经费不是一次性到位的,而是先给一些,不要求他一次性弄出冷核聚变,但是在一年内宋问声要给出一些重要程度相当的研究。
  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为宋问声,宋问声有绝大部分的自主权利,在被征召做前期准备的时候,宋问声直接将这次任务命名为「降温计划」!
  1.6亿的温度太高了,来降降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