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那边收到了资料还有宋问声的汇报之后,大喜!
  没想到宋问声这么快就有成果产出了,而且还是极其重要的成果。
  如果热核聚变那边动作也有这么快,说不定现在已经实现商业用电了。
  但其实也不可一起比较,谁让宋问声开挂了呢?
  大家都很高兴,但是程序还是要走的,上面的考察团可能会来抽查他们的经费使用情况,还有研发进度。
  如果是其他的保密项目,他们也不可能就这样直接进去考察,但是宋问声太年轻了,年轻到他们都怕。
  他这是生怕宋问声把舵有些意外,就会让这艘开得好好的大船像泰坦尼克号那样。
  他们这回去绝对不是要给什么压力,什么下马威,也不是盯着,而是帮宋问声看看在那些细节上还需要完善。
  这一堆老头里,估计也只有坚定热核聚变才是未来的那几个老教授心里头有些不甘心。
  在他们看来,热核聚变才是未来,冷核聚变就是伪科学,你一个诺奖得主去搞伪科学?不是骗实验经费?
  可是人家现在搞得有模有样的,似乎冷核聚变真的大有可为,老教授们即使心有不甘,也没有明面上否定人家。
  也打算去看看,冷核聚变是不是真的和宋问声设想的那样,是未来。
  真空问题和挠场问题,宋问声选择挠场问题为先。
  在挠场这方面的领域大拿苏老教授早些年也是发表了很多举足轻重的文章,只是老爷子这些年也和王元教授一样,身体不好,搞不了研究了。
  但是他的门下弟子千千万,有一个宋问声是逮一个。
  领头的大弟子于教授也有将近七十岁了,还带着师弟们奋斗在第一线。
  宋问声特意叮嘱基地的后勤人员,要尤其注意于教授的身体和饮食等等。
  也就是于教授耕耘多年,有些心得,在宋问声和他商量路线的时候,提到设计一个挠场,于教授一下子就想到了一种先进三维线圈的设计,和外头环形磁笼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于教授带着师弟和弟子们上下测量,殚精竭虑,在堆线圈的系统设计和优化当中出了很大的力气,反复测量、计算,更改权重,就是为了得到最好的效果。
  他们设计了一个绕组曲面线圈,宋问声过来看的时候,提出了要优化方案的建议。
  但是非线性优化程序缺少了其中的物理基础理论支持,因而有局限性,导致大家都局限在自己目前的设计当中。
  当下,宋问声就马上抽调了七八个人,进行算法攻坚。
  在数学方面,他觉得自己还是很强的。
  而且他现在在数学的这方面有一点说不出来的味道,比刚开始研发数学时候的生涩得心应手了很多,感觉像是更升了一层境界。
  他敲定在一个星期之内攻克算法,这样的紧急攻克,他做过的也不少了。
  他喜欢设置总纲,让他们按照路线走,即使不一定完成,但也有个结果。
  不过遇到了一点困难。
  复合成单一目标函数的各代价函数中,存在一些不可微分的代价函数,导致没有没有解析形式。(1)
  这个时候专家评审团过来了。
  宋问声只能暂时放下这边,去接待专家团。
  专家团里他还看见了一个气冲冲的面孔——牛大爷。
  牛大爷不是告老还乡,不碰数学了吗?怎么出山了?
  他甚至不敢和牛大爷有多少目光接触,生怕牛大爷把他捉走去研究哲学。
  秦教授偷偷的和他笑道,“牛院士骑自行车撞到了人,周院长劝了没用,牛院士不爱听,和周院长吵了一架,周院长后来和梁校长一起把牛院士的单车偷走了,牛院士说要报复他们,所以过来找你。”
  “哈哈哈。”宋问声一听下巴都要笑掉了,牛院士的那辆二八大杠,又破又旧,刹车又不好,骑得飞快,都不像是老头子,学校很担心老人家,劝了很多次都没用,没想到这次牛大爷着了道了!
  但是听到后面……报仇,为啥来找他?
  宋问声突然间感觉害怕起来,“不会要抓我去搞哲学吧?”
  秦教授一副这是「不能说的秘密」的神情,拍拍他的肩膀什么都没说,走了。
  宋问声躲得了牛大爷,但是躲不了考察团啊!
  他总要给考察团看看现在的实验情况。
  总的来说,项目组没有太大问题,考察团们都是为国为民的老院士、老教授了,不会来为难他的,最多是给他提点建议。
  牛大爷还是逮住了他,不过没让他去学哲学,而是嫌弃他带领的那七八个人攻克的那个算法。
  他嫌弃宋问声事情太多,不够专心,自己就撸起袖子下场了。
  这让宋问声看向考察团的眼神亮得如同千瓦的灯泡一样,徒子徒孙们都在项目组这么厉害了,那么师爷师公们不是更加厉害?
  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挖不倒的墙角。
  他拉着考察团去转悠的时候,就着重让老院士们和项目组成员进行交流,无论怎么样,老爷子们都很乐意和晚辈交流的。
  这一交流,原定的回去的时间就超了,老爷子们最后也想不明白他们怎么就留在这里了?
  难道是小辈太乖?师爷师公的叫着,问着问题让他们感觉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