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生活 > 始乱终弃表哥后 > 第15节
  银杏树下,苍青色道袍的身影端坐于石桌前,正不紧不慢地看向她那处,一旁的墨七安安静静地依靠着树干,听见动静,警惕地抬眼扫来。
  洛宁抱着书册缓缓走来,轻声唤了一句二表兄。
  草绿色的绣鞋踩上层层叠叠的银杏叶,最后于石墩旁停了下来。
  “二表兄,那日洛宁身上不舒坦,没想到竟然记错了日子,故而今日特意来与二表兄赔不是。”
  见他没有吭声,洛宁心里紧张,但面上强忍着镇定,不一会儿,漆黑的杏眸里已是一汪深泉。
  “抱歉,二表兄,都是洛宁的错,洛宁不是故意要来打扰二表兄的。洛宁这就走。”
  说罢,洛宁抱着书册还有手中的竹筒,就要离开。
  “慢着。”杨晟真轻抬眼帘,平静的眼眸里波澜不惊。
  “你莫多想,我并未嫌你打扰。”杨晟真顿了顿,想起方才她狼狈的模样,一时有些不忍,“表妹身子可好些了?”
  “劳烦二表兄挂念,今日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这才敢来找二——阿嚏!”
  说着间,却被一道喷嚏打断,混乱间洛宁手中的竹筒没有拿稳,连着一两册书一同掉到了地上。
  见她慌乱无措地弯身拾捡着竹筒和书册,杨晟真的视线落在了墨七身上。
  墨七会意,三下五初二地将那些东西都拾起,放到了桌子上。
  “抱歉,二表兄,我不是有意的。”
  “这是怎么了?”二人的目光共同落在桌上的物什上,随后相交到一处去。
  “没……没什么,不打紧的,就是路上发生了意外。”洛宁勉强地笑着回应。从心底里,她迫切地想要杨晟真知道方才在廊道内的事,但是那样未免刻意,他若想知道,不用她解释,自然会知道。
  “二表兄那日说了要教我练字的,这是我找来的字帖,虽然没有褚公的,但是平日了闲来无事也可以练练,二表兄看看如何?”
  旋即走上前站在杨晟真身旁,将字帖摊开。
  杨晟真翻来来了几本,认真地察看。
  “飞白书灵动飘逸、风韵尤存。然对表妹而言却是变化多端,不好掌握。”
  “瘦金体笔法追劲,意度天成,若想练好,更须得费一番苦功夫。表妹这处儿的运笔,明显无力。”
  见他评审仔细,洛宁自然得了便宜,“二表兄是洛宁的师父,不然以后还是唤我洛宁吧。近来府中的姐姐妹妹也多,免得二表兄记差了。”
  杨晟真正注视着桌上的字帖,不防耳边突然飘来这句话。他微略惊愕,旋即视线滞住,接着又向前轻扫抬眼看向她。离得近了,浅绿色对襟比甲上深浅不一的痕迹愈发明显,几乎都洇湿在了那一处。
  “公子,这是你要的琴!”
  此时砚池突然抱着一把通体漆黑的古琴里侧的厢房里出来。
  杨晟真旋即起身,看着洛宁,沉声道,“走吧,去书房。”
  洛宁微愣,明白了他这是要兑现教自己练字的承诺,便迅速拿着字帖跟着过去了。
  金黄的银杏树下,砚池抱着不知所然,怎么公子不是要琴吗,他一大早去琴行将公子的祈天拿回,又回去擦拭了一遍。也算是忙里忙外了一早上,怎么公子却不想要了?
  “还愣着干什么,快将琴送到书房去。”墨七在一旁冷冷道。
  “公子弹琴向来喜爱一人独奏,表姑娘在那里,公子还会弹琴吗?”砚池满头雾水,看着书房的隔窗蹙眉沉思。
  过了一会儿,砚池还是决定将琴送到了书房,毕竟这祈天琴向来都是放到书房,只是不久前被公子的小外甥磕到了才拿到琴行修补的。
  跟着进了书房,迎面便是一股清冷的松香气息,待走里处,才发现香味来源于一鼎不大不小的三足圆口的宣德炉。大周的文人雅士皆爱宣德炉,包括她的父母还有知韫哥哥。
  “这是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你可先琢磨琢磨。有何处不懂的可来问我。”
  杨晟真从博古架上取下一本字帖,正欲给她,可发现这会她的视线落在了他的那幅《临江图》上。
  “二表兄,这画怎么如此奇怪?你看,这处除了江水就只剩几根孤零零的竹子,连叶子都没有。这山上也是光秃秃的只有些许孤枝。可是这处的题字分明是至德十五年四月十九。”
  洛宁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还是觉得不对劲,“我又找了一遍,还是感觉不和谐。二表兄,这是你的画吗?”
  杨晟真已经默默走近那幅画,见她好奇地回头过来看他,沉默良久,注视着那画缓声道,“是我的一位友人所作。此画,并无错处。”
  洛宁心中诧异,又回头看了那画儿,旋即自言自语道,“难道这作画之人怕惹人非议,索性不留名。还是这画与新政有关?”
  随后她自顾自的认可,“我就知道,二表兄既然肯收下这幅无名画,还肯放在书房里,定然是不一般的。二表兄的恩师既然致力于新政,便是想打破这般荒凉的景象。”
  “所以,二表兄是新——”
  “子明,你在吗?为父有话要与你说。”
  门外响起浑厚低沉的声音。刹那间,洛宁被人用手迅速堵住唇瓣,身子也随着他的力道被重重抵到了那幅画附近的墙上。洛宁睁大眼眸不可置信地看着杨晟真这般失态的模样,心中惊愕。
  “父亲,稍等。”
  杨晟真眸色深沉,余光扫过博古架后的一只盛放书册的木箱,轻声道,“洛宁,得罪了。”
  她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人快速带到了木箱旁。
  洛宁也怕门外的杨次辅,不多时,她迅速躲进了木箱里。
  见人躲好,杨晟真这才去开门。
  好在木箱里的书只装了半箱,她身量娇小,藏在里面还不算艰难。洛宁将木箱微微留出一丝细缝儿,正好从此可以稍微窥见外面。
  杨晟真身旁坐着一位绛紫色衣袍,带着四方平定巾的男子,胡须垂胸,眉眼间气势凌然。正在使着盖碗喝茶。
  本就是暗中窥擦,她也不敢将缝隙开的太大。故而也看不清这传说中的杨次辅究竟是何模样。
  第20章 颜面尽失
  “昨日太子宣你所为何事?”杨凌放下茶碗,顺了顺衣襟,抬眸看向杨晟真。
  “太子殿下传我过去说得是京中议论之事。最近有关我的事传得沸沸扬扬,已经波及东宫的声名。”杨晟真颔首,恭敬道。
  “这些都是小事。派些人,将那些闹事的暗地解决了。或者买通一些读书人,替你正名。有时候威名也不是白用的。你身为杨氏未来的家主,自然要有些手段,切记不可妇人之仁。”
  “父亲说的是。”
  见他这般顺从,杨凌眯了眯眼眸,精锐地目光上下打量了一下垂首恭敬立在一旁的儿子,旋即叹了一口气,“我知你有情有义,可是你也该知道,从前再怎么样都是和风细雨,而自新政引发的左顺门之事后,我们杨氏便与顾氏水火不容了。既然做了天子近臣,若得圣眷,有些东西便不得不抛弃。”
  “而你,生来就是弘农杨氏未来的家主,与杨氏宗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享受杨氏带来的荣华富贵,便该与杨氏共荣辱。自你出生的那一天起,你的一举一动便不再是你一人之事。”
  “顾孟云妄想改革,可他也不看看,大周的内里早就成了什么样子,况且今上态度模棱两可,我们在适当的时机揣测圣意而做出正确的决择,才是良策。否则,今日的顾氏便是明日的杨氏!”
  “子明不会做出任何损害杨氏的事情,父亲尽可放心。”
  他神色平静,面色恭敬自若,眼底波澜不惊。
  杨凌见状沉思,缕了缕胡须,“如今真是印证了我的话,当年你拜顾孟云为师果然留下了无穷的祸患。”
  “到时候这段风波平了,为父自会将你重新调回户部。这段时间,你也好避避风头。”
  说罢,杨凌便要离去,杨晟真抬眸,目送着父亲的身影,“父亲,若是他日太子殿下登基,重新推行新政呢?”
  到时候杨家便会成为阻挠新政的第一人,所谓树大招风,新帝继位后自然会拿杨氏杀鸡敬猴。
  且顾孟云也是太子的老师。
  楠木格门将将开了一道缝儿,杨凌半侧过脸。一束光线堪堪打到他的半边脸上,明暗不一。
  “子明,为父今日便再教你一个道理——话不可说太满,事不可做太绝。”
  苍青色道袍里的指节紧紧攥着,杨晟真心中复杂,不过还是未忘该有的礼仪,遂俯身道,“子明谨记父亲教诲,恭送父亲。”
  杨凌走后,杨晟真深深吸了一口气,眼底的平静荡然无存,遂而浅饮了一杯茶。他坐在官帽椅上,朝博古架后看去,“人走了,出来吧。”
  待喝完了第二杯茶,那处依旧没有动静。
  “洛宁?”
  还是没有回声,余光瞥见宣德炉里的烟雾消散殆尽,他眉心一跳,快步上前打开箱子。
  父亲在这里少说也逗留了一炷香的时间,她该是躲在里面睡着了吧。
  湖绿色意衫的少女紧紧蜷缩成一团,如墨的青丝尽数披散在身上。
  看来方才她是睡着了,不过也好,省去了不少麻烦。
  “醒醒,洛宁。”杨晟真最终还是觉得让她睡在箱子里不妥帖,遂而将她唤醒。
  “啊?二表兄。”洛宁睁开沉重的眼皮,仰望着不远处那棱角分明的脸庞,喃喃道。
  “这是哪里啊?”杨晟真扶着她起身,见她这么错愕,心道应是方才睡得迷糊了。索性也没有在意。
  “方才得罪了。父亲突然到访,因为有些无法言明的事情,故而唐突了你,望你莫要怪罪。”
  杨晟真面色惭愧,情真意切,洛宁想起了方才突然被人堵住嘴猛地推到墙上的事,故而也没有再计较了。毕竟,她若是不在意,在意的便另有其人,
  “没事,二表兄倒是反应挺快的,方才真是吓死我了。”洛宁一边说,一边蹙着眉拍了拍心口。
  “抱歉。”
  “对了。二表兄,尊父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听说他是内阁次辅,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官儿呢,是不是可以统领百官,真是威风啊!”
  “是也不是,我身为人子,也不好肆意评定家父。不过百年之后,自有人盖棺定论。在其位,谋其政,统领百官,倒也说不上。”杨晟真的视线逐渐聚集到一处,最后停留在洛宁的身上。
  “还有方才表妹说的那幅画以及见解,望表妹莫要与他人言。”
  闻言洛宁旋即尴尬地笑了两声,急忙道,“表哥放心,打不过是我的一通胡诹,不会乱传的。”
  “既然人走了,我继续教你教字吧。”
  正好快到巳时,洛宁离开了扶光院。她抱着自己的书册,竹节,还有杨晟真亲自誊写的小楷,急速回了流云院。
  还好她机灵,最后想出了那个法子,不然自己知道了那么多,定然会后患无穷的。
  回去后,洛宁换下了那阴干的衣衫,歪在贵妃榻上看着杨晟真誊写的小楷。
  说实话,今早他教自己的时候,她就觉得奇怪,他运笔的手法,力道怎么有些熟悉,仿佛在那里见过一般,可偏偏又想不起来过去她见过哪个男子这般写字的。便是他父亲和李知韫,也不曾有过。
  不过有一说一,杨晟真的字倒也是钟灵毓秀,别具一格。这小楷写地端正典雅,却又灵动飘逸,便是她,也不敢说自己能写出这分灵动来。以往母亲在身旁看自己写字,却总是笑着说她写得太僵硬了,端正是有,可是没有神韵。
  最后硬是被母亲逼着练了快有五年,每日去后院里的那几口大缸里舀水洗笔,直到一天之内将那几口大缸的水用完,母亲才放过她。
  想起过去那段用功的苦日子,如今却觉得甜丝丝的。洛宁一时有些羞愧,母亲费心费力教自己的那些琴棋书画,到头来全被自己埋没了。怕在杨晟真面前露出马脚,她甚至都把字写成了歪七扭八的样子。
  “云芝,你在吗?”
  洛宁的视线凝滞在杨晟真誊写的纸上,却忽地想起了今早之事。
  “在,姑娘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