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玄幻奇幻 > 镇龙廷 > 镇龙廷 第150节
  终于,他终于还是没有多说什么,黑着脸转身直接离开。
  抱括鹰爪王陈永康在内的三位暗劲拳师,回头深深望了一眼张坤,就发现那位站在那里,如同山岳耸峙,气势如渊。
  心中不由一紧,也是一句话没说,跟着袁双城,如同贴身影子,匆匆离去。
  身后的士卒急急跟上,颇有一些灰熘熘的感觉。
  在他跨出大门之后,堂内没人说话,张坤也是安安静静站着,面上甚至还露出微不可查的笑意。
  也不知是讥讽,还是嘲笑。
  ……
  袁双城出了大门,走出数十米远,才顿住脚步,狠狠的喘了几口气。
  “如此莽夫,如此莽夫。”
  他眼中神情万变,终于还是叹了一口气,声音转而温和:“永康师傅,这种人天下多吗?”
  陈永康神情怔忡,死死掐着自己的受伤手掌血管,止住失血,微微有些茫然道:“京城这边不太好说,二闯宫廷的事如果是真的……
  那么,除了几个不知生死的老古董之外,要找到正面打赢他的人,不怎么可能。就算是大刀王五,真与他对上了,估计胜算也不会太大,多半还是输面居多。”
  陈永康说着转头看向另外两人:“燕师傅,方师傅,你们认为呢?”
  燕师傅是燕青拳暗劲大拳师燕世杰,方师傅是八仙拳暗劲高手方继生。与大力鹰爪王陈永康三人,是袁双城四处访来,担任军中教头,闲余时间,护佑自身安全。
  并不是说,练了新军,掌握先进枪械之后,袁双城就看不上江湖武林人士。
  他比谁都清楚。
  先进的枪械火炮只是工具,能发挥多少威力出来,还得看使用的人强不强。
  这就是他精于练兵的秘密所在。
  他注重的是以人为本。
  兵士强了,其他一切都是细枝末节……
  只要教会他们使用工具,战力就会大增。
  同样的军械,在强军手里与在弱旅手中,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战力。
  前半生打了无数仗,也看过各国军队与青军士兵的连场交锋,看得最多的就是那些青军胡乱放枪,一触即溃……
  如此乌合之众,就算拿着再怎么先进的武器,也是废物一群。多上十倍,面对精悍强大的洋人军队,也是送死的份。
  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疏于训练,个个贪生怕死。
  所以,他不但找来意志联邦的步兵操典,细心钻研。
  并且,还用心经营关系,去对方军中观摩学习。
  待得掌握意志联邦军队的练兵精髓之后,就用来培育新军,争取练成天下强军。
  更重要的是,他还四处搜罗江湖高手担任军中教习,注重单兵实力的提升,注重意志力的磨练。
  这样的兵士拉出来,身强体壮、能战敢战,与以往的朝廷兵马完全不同。
  本来,他认为,如此强军在手,天下大可去得。
  假以时日,内可不惧朝廷,外可镇慑他邦。
  在这乱世之中,不只是安身立命,就算建奇功、立伟业,也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为什么与变法派走得很近,当然不是看好变法成功……
  他看好的其实是自家新军的建制。
  只要帝党需要一支底牌,自己就会水涨船高,得到诸般机会,最终笑到最后。
  变法真的败了呢?
  败了就败了。
  军队在手,实权不丢,任凭胜者是谁,都不得不掂量几分。
  说不定,还有一场机缘。
  想法当然是好的,前面几步,也走得十分顺当。
  袁双城进可攻,退可守,在变法派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康北海对他言听计从,皇上那里也是信重有加。
  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却没料到,今日竟然碰了一根硬钉子。
  他摸了摸喉咙处的血痕,此时仍然隐隐作痛。
  若非,若非北河鹰爪王陈永康反应快,舍命相救;若非自己福至心灵的用宝剑挡得一挡,这脖子是不是就被割断了呢?
  还是说,那张报纸,其实就算自己这些人不挡,也不会真的切过来。而是到了咽喉处,就会消力停顿。
  到底对方是什么样的想法,又到底是不是要杀了自己,这已经不可考证。
  他猜想着,多半还是后者……
  否则,想杀的话,看看手下士卒那脓包样,估计是随时可杀。
  这也是袁双城直接转头就走的原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面对可以随时吃掉自己的老虎,要么就打死,要么就避开。
  站在那里无谓斗气,那是最不聪明的一种做法。
  “我需要高手,就不信,这偌大天下,就找不到比他更强的拳法宗师。”
  袁双城沉声说道。
  眸子里燃着野火……
  “有倒是有,据在下所知,这天下至少有三人,要胜他一筹不止。而且,这三人正当壮年,未曾老朽。”
  陈永康沉思了一下,直言说道。
  ……
  随着袁双城这位最大的臂助,也转身离开,康北海再怎么矜持,也已经崩不住脸。
  “福生,这里你好生处理吧,且莫让变法志士心寒,定要妥当安排。”
  匆匆扔下这句话。
  这位北海先生,带着神情各异的那些人,转身离去。
  他甚至没有多看张坤一眼,也对报馆那些人视而不见。
  这次气势汹汹而来,事情办得虎头蛇尾的,灰熘熘的离去。
  身为座师,他实在是无颜再见自家学生。
  临出门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与张坤相谈甚欢的谭维新,微微眯了眯双眼,踏步离开,再没回头。
  康北海的细微表情,谭维新没看出来,张坤却是感应得清清楚楚。
  心中却是叹息。
  ‘难怪,这两人最终没有走到同一条道路之上,早在如今,已经有了隔阖吗?’
  莫不是, 自己还成为两人关系不太好的导火索。
  不过,无论怎么说,这位谭福生,还是信得过的。
  不单是因为他与王总镖头的个人私交。
  那种能托生死,能共患难的交情,义气感天动地,实在是让人心折。
  这种人物,也许有着限于时代局限,眼光和谋略有点问题。个人品性方面,肯定是没得说。
  “王总镖头如今身在何处,不知谭兄可否知道?若是他在京城,也不至于闹出这等笑话来。
  身为维新变法先锋,竟然大肆针对源顺镖局,针对我本人,替洋人张目……这事,说到哪里都说不过去的。”
  有些事,看起来是偶然,其实是必然。
  可不单单是一个为了变法成功委屈求全可以解释得了的。
  “唉,张师傅有所不知,如今风雨飘摇,变法之事,已是危在旦夕。对外咱们都说王五兄是身在宛城,不克分身。实际上,他早就赶回了京城,守在宫廷之中,已有多日。”
  谭维新向着皇宫方向,隐晦的拱了拱手,满脸苦涩。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珍妃之死
  张坤看着谭维新,想着在那个世界,曾经网上冲浪之时,看到的种种传闻,心中就有些感慨。
  这位最后那句绝命诗,可谓豪烈千古,震撼了一代人。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以自己的鲜血,唤醒后来者。
  这一位,他是真不怕死。
  问题来了,就有些杠精本杠,提出,这位谭先生,其实也有着种种污点。
  他们还在故纸堆里,提出了种种证据。
  说得煞有介事的。
  说是这位谭先生在朝廷没有银子变法,事情推行不下去的时候,曾经向他的老师康北海写过信。提议上书广序帝,把西葬和新姜两地,卖给白熊国和吉利国,抵偿赔款,并换取大量银钱用来推行变法。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此人目光不够长远,有割土卖国之嫌。
  反倒远远不如左总督等人目光长远,对国家领土完整有着长远目光。
  但是,张坤又从另一些水友之中看到一种可能,就怀疑,谭维新变法归变法,出发点,与康北海却完全不一样。
  走的是同一条道,但不是一条心。
  所以,他决定试上一试。